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科技场馆缘何“动力”不足?

2014-10-08  来源: 北京晚报
[字体: ]

  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的“一砖一瓦建北京”互动活动中,孩子们用乐高积木勾勒未来城市蓝图,体验创意乐趣。

  科技场馆一向是假期里孩子们的乐园,好玩的互动体验,有趣的科普展览,为孩子们提供了零距离拥抱科学的机会。不过,让有些家长略感遗憾的是,科 技场馆好像有些“动力”不足, 孩子们在这里动手实验的机会有限。记者采访后发现,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虽然是科技场馆努力的方向,但是要克服的障碍依然不少。

  15个动手名额被一抢而空

  今年国庆假期的10月1日至6日,除了常规的展览外,北京自然博物馆安排了一系列的“科普大餐”:科普小课堂教孩子们分辨真假化石、互动式教育 活动《回到中生代》让观众与仿真恐龙近距离接触、《赛先生》特色讲解还原童年课本中曾出现过的动物的真实生存状态和背后的动人故事……在这一系列的活动 里,只有1日上午十点安排了一场“实验乐翻天”,孩子们可以动手获得自己的指纹,在放大镜的观察下学习为自己的指纹分类,并了解警方利用指纹破案的基本知 识。

  该活动采用当天预约制,进入自然博物馆展厅的观众可以到一楼咨询台领取入场券。该活动的负责老师告诉记者,当天活动的15个名额很快被抢空,不少小朋友只好在活动区域之外参加旁听。

  谈及如此火爆的活动为什么只安排了一场,这名老师解释:“博物馆里的人员有限,一个人常常同时要盯好几个活动。负责这种实验动手类活动的老师, 就完全没有办法再去兼顾其他的活动。而且,我们也不能完全将这种活动委托给志愿者,毕竟他们的志愿时间有限而且太过机动,培训、配合都是问题。”

  外地跟团游客行程紧顾不上

  中国科技馆在今年假期里,首次尝试开放了科普实验室,吸引了不少爱动手的小朋友。不过,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此次尝试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从早到晚一直有人来,但是来得不集中,有的时间段只来一个孩子,我们也得照常开讲。”

  为什么没有出现预想的火爆场面?工作人员表示,一方面受场地限制,实验室远离主展厅,虽然已经在大厅的显眼位置做了提醒,但是部分游客对活动的 认知度依然不高;此外,很多外地游客是跟团出游,行程比较紧张。“来科技馆的游客,都想着抓紧时间把主展厅转完。而一场二十多分钟的实验,显然不在他们的 规划之内。”

  一天玩仨实验孩子意犹未尽

  而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小朋友们一个个都是收获颇丰,兴高采烈。记者探访的当天,一位6岁的小男孩儿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聚精会神地折着纸飞机,这里 教的纸飞机可不一般:机头、机身、尾翼,样样齐全,简单的折纸外加一根塑料吸管,愣是让纸飞机有了滑翔范儿。折叠、涂胶、拼接……一系列的程序,让这孩子 忙得是不亦乐乎。十几分钟后,小男孩儿高举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场子里跑了起来,“比我在家里折的飞机高级多了,飞得又高又远。”

  孩子的妈妈告诉记者,平时他们就经常来逛科技馆,对科学乐园已经很熟悉了。而纸飞机已经是他们母子一天之内连续参加的第三场活动了。三场下来, 孩子不仅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植物气泡,还搭建了一个光线小屋,来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式。“我们上午十点多就到科技馆了,看到大厅实验室活动的介绍,就过来瞧 瞧,没想到,孩子上瘾了。中午出去吃了点儿饭,接着又跑回来了。”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