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气而嫁患上“恐男症”
云和男友的关系忽冷忽热,好的时候甜甜蜜蜜,不好的时候天天争吵,后来算是决裂了。
去年4月家里为云介绍对象,云完全没有激情,没有热情,可为了父母,还得装出挺感兴趣的样子,云觉得自己像人格分裂一样。正在此时,云的外公病重,母亲认为有人冲冲喜,外公的病容易好,父母又逼着云去领了结婚证。
没想到,领完证,奇迹发生了,外公真得好起来了。家人都认为是云冲喜的功劳。但没人知道,云选择的这个婚姻,是在非常麻木的状态下,受到感情打击的结果,婚姻的对象是谁,她根本也无所谓。只是看着父母高兴,云心里想,生活这样也就可以了吧。
不幸的事,云领证后没几天,才知道当年男友与她分手的真相,她爱着的那个男人,却爱上了自己最好的女朋友。是他主动的,他们消息往来大半年,那半年里,就是男友对云冷淡的开始。
“原来他在办公室那么多的消息,是和我最好的朋友在发。更可笑的是,我还天天在我最好的朋友面前说着他的异样,说着他发消息给某女,却原来那某女就在我面前,我却不自知。”刚得知这样的真相,云连惊异都没有。所幸云最好的女朋友,并没有选择和他在一起,而是拒绝了他的求爱,总算是让云安慰了一把。
但云的自尊心却因为他们的行为,受到了伤害。如今的她不光是感情受挫,情伤难愈,还对男性存在了普遍的恐惧感。他们靠近她一米之内,她就会害怕,紧张。
更让人尴尬的是,自己刚领证合法的先生,也在此列。云虽然一切都听从了父母的安排,却没法勉强自己的心,她与法定的老公,没有任何亲密关系,任何行为她都非常抗拒,觉得恶心,无法接受,这又让先生不满,感情婚姻岌岌可危……
心理依赖者是自私的
一般而言,被“爱”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人,是依赖心理特别严重的人。他们口中往往这样说:“我不能没有他,因为我太爱他了。”但实际上的情形相反,他们的真实心态是:“我不能没有他,因为我依赖他。”
这种依赖是多方面的:情感上的,性欲上的,心理与精神上的。人们往往把依赖与爱混淆。爱是一种给予与责任的能力,爱者不会强人所难。而依赖是在别人身上找爱自己的感觉,他们渴望以此缓解爱的焦虑、寻找偶尔为之的刺激,达到自己满意的心理状态。依赖者是任性的,自私的,懦弱的,他们往往采取你不给我,我就强索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做不到,他们甚至不惜就自虐。因为只会放纵自己沉湎身体与精神的刺激,而不善约束自己,他们常常使自己陷入更大的身心困境。
无所谓的态度是在惩罚自己
云从表面上似乎是做了一回好孩子,听母亲的话,为外公冲喜。其实她是在为得不到的爱情而惩罚自己。她只是从自己的状态出发,不顾一切去爱自己需要的人,而不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而当她发现自己的爱情落空时,本能地埋怨对方,并且责罚自己。像云那样把自己嫁了的极端行为,只会使自己更痛苦。感情无法强求,这是进化留给人类最后的悬念了。云的状态就在这样的焦灼中。而使自己冷静下来只有一靠理解自己的处境和心境,二还需要自己积极努力的策略。以云现在的状态,抗拒婚姻太有压力,抗拒自己又心有不甘,不妨顺势而为,因为毕竟已经结了婚,至少她的法定丈夫是在意她的,至少也要有努力维系这段婚姻的责任感。如果婚后心情毫无改变,云再有措施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