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纤瘦的背影
1962年,玛丽莲·梦露香消玉殒,丰腴型美女也开始失宠,“太平公主”成为主流,世界上第一位超模Twiggy就在此时横空出世。Twiggy以大眼睛、粗黑眼线、短发、小精灵的神态和纤弱身材闻名,是上世纪60年代的时尚标签,自Twiggy之后,极端纤瘦的风潮开始在模特界盛行。
病恹恹的凯特·摩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骨瘦如柴的凯特·摩斯从CK广告里脱颖而出,她那犹如未发育完全的瘦骨嶙峋身形与略带畸形的O型腿令她稳坐“超模”的第一把交椅,并带起了病恹恹的“海洛因潮流”。
“棒棒糖”掌门人瑞秋·祖
34岁的瑞秋·祖是当今美国时尚界最抢手的造型师,她一手包办了琳赛·洛翰、米莎·芭顿、妮可·里奇等青春女星的日常衣着搭配,她把她们一个个打扮成她自己的翻版,并因此带起了“棒棒糖脑袋”风潮。瑞秋自己则过着普通女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她拥有400多件外套,她外出穿的高跟鞋从不低于 13厘米,每日,有数不清的名牌新品送到她家门口。本组文/张竞何为“棒棒糖”女生?
做一个“棒棒糖”女生,就是让自己跟一根棒棒糖一样,头大身细,七彩缤纷。即她要有一颗特大号的脑袋,以及与脑袋极不成比例的娇小身躯;将头发染成金黄色,皮肤晒成有海滩感觉的古铜色;她时刻用Gucci或MarcJacobs蛤蟆镜遮住大半张脸,拎一巨型包包招摇过市;此外,宽松得过分的波希米亚风格上衣以及今年潮爆的铅笔裤也是她的最爱。
骨感女人不再吃香
健康成为魅女新标准西谚有云:youcanneverbetoorichortoothin(钱越多越好,人越瘦越好)。在一个穷奢极“瘦”的时代,人人都想方设法减掉身上的赘肉。上世纪90年代是凯特·摩斯那样的“流浪儿”的天下,T台上是一具具顶着熊猫眼的骨架,这种风潮最后在谴责声中退出历史舞台。几年之后,它换了一副“马甲”卷土重来,一夜之间占领演艺圈,这就是近来流行的“棒棒糖”女生。
自9月各大国际时装周相继下达骨感模特禁演令后,女性美的衡量标准再次受到挑战。9月20日出炉的“2006中国魅力女人十大关键词”调查报告更让人们坚信了这一点,在100个有关女性魅力的词汇中,“健康”位列前三强,而“骨感”却仅位居第86。这一数据说明健康已日益成为衡量女性魅力的重要标准。
当红玉女大都是“棒棒糖”
说到“棒棒糖女生”,就不可不提妮可·里奇,她在好莱坞开“棒棒糖”风气之先,琳赛·洛翰、奥尔森姐妹等闻风而动,统统“棒棒糖”上身。你的头可以不够大,但你的身材必须足够纤细,否则,你永远做不了一支棒棒糖。
这股“棒棒糖”风也吹到了中国。如果说陈鲁豫的“棒棒糖”大头是绝对纯天然的话,那么像周迅、张韶涵、王心凌等当红玉女就很难撇清“抄袭”之嫌了。周迅同学可谓是最为成功的范例,从《大明宫词》里的太平公主,《苏州河》里的牡丹,再到唱着《大齐》的她,在造型变化间捧奖捧得手软了。
“棒棒糖”易导致厌食英国心理学家曾将200余名13~17岁的青少年分成两组,一组常看时尚杂志,另一组不看。15个月后,常看杂志的一组多认为自己太胖,需要节食减肥,而不看杂志的那组则没有。41%的少女说她们节食的想法来自时尚杂志。
“棒棒糖”们长期占据着时尚杂志的版面,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采访中,19岁的大学生黄玲告诉记者,寝室室友都是时尚迷,每期的《ELLE》、《世界服装之苑》、《瑞丽》等必看。“时尚杂志看得多了,确实有减肥的冲动,眼睁睁看着那些漂亮的衣服在你的眼前晃荡,却穿不下,该是件多么恼人的事情呀!”
健康美女PK“棒棒糖”女生
健康美女与“棒棒
糖”般的骨感美女相比,谁更受欢迎?刚刚出炉的“2006中国魅力女人十大关键词”调查报告显示,“健康”在100个有关女性魅力的词汇中,一直占据着前三强的位置,而“骨感”却被抛到了86位。可见生活中“骨感”美女并不吃香。
采访中,不少男性市民表示虽然不喜欢“棒棒糖”,但也不喜欢胖美人“杨贵妃”,只有浑身充满健康活力的女生才最能打动他们的心。而大多女性市民在听到“骨感”美败退的消息时,也不兴奋,“不管潮流怎么演变,应以健康为标准,当然瘦一点买衣服会更方便。”38岁的刘女士向爱美女士建议道。
重庆男人不爱“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