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故宫北门,这里是京城最寂静的地方。看不见红墙绿柳的故宫,在夜色中更多了几分肃穆感。
远离了喧闹,“筒子河夜钓”在小众范围被认为是最酷的事儿。
深夜中的树影投影在故宫外北长街的红墙上。
故宫外的“风景”中,除了坐在河边静静发呆的人,还有得闲纳凉的老人。
筒子河是故宫边上的护城河,老北京都这么叫。从南池子大街拐进东华门,没走几步就到了筒子河。筒子河河水清澈,夜灯下的故宫倒映在护城河水面,远望犹如一座水上宫殿。故宫的夜,筒子河的水,这片地方也许是最能表达“最北京”情感的一隅。
有人喜欢晚上开车出来遛长安街,有人喜欢什刹海的灯红酒绿,但有多少人会想到去逛逛深夜中的午门?凌晨四点,午门前很安静,红墙外的青石板地面上,还有太阳的余温。时光随之倒流,那时候,即便是隔着五十米的筒子河,平民百姓也是不敢来河边看上一看。一条筒子河不仅隔绝了平民对于皇宫的幻想,同时也将王朝与百姓的联系隔断。如今,你可以在深夜的筒子河边散步,然后一屁股坐在柳树下的椅子上休息,拦着几个河边闲话家常的人,问怎么才能上得大道,那人顺胳膊一指,直到看见东华门大街,一拐,就是王府井了。
要说最酷的,还是来筒子河边钓鱼,真正好这口儿的,都十有八九会来此“夜钓”。虽然河堤上有禁止钓鱼的牌子,但似乎从来也没有人对此认真过。钓竿鱼食小马扎,再带个手电筒照着鱼漂,没有了白天炙热的阳光,此时此刻那种与世隔绝的自得其乐,也只有垂钓者才能体会。早先活跃在这里的钓客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现在这个圈子已经扩得很大。一位老钓客这样说起他钓鱼的心得:在筒子河里钓鱼,不为吃,就是借点儿“龙气”。
如今,故宫里的宫廷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的谈资,在这片红墙外的土地上,普通人在过着他们的普通生活。住在沙滩后街的一位老人说,临着这10米高的皇城,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但也没什么不好。他自己从没想过搬走,每天爬爬景山,遛遛筒子河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四合院的富足时代早已离他们而去,有的只有大杂院的喧嚣。虽然门前依旧摆放着石头门墩,但冬天院子里却堆着蜂窝煤。游客们把故宫当做风景,风景里的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日子久了,自己也就成了风景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