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卖场,海龙、鼎好、E世界,无论是哪个卖场,都有着无数DIY人说不清的故事。在2011年3月16日,北京太平洋(601099,股吧)电脑城正式向其商户下达清退通知,要求电脑城内12层以下的所有商户将于2011年6月30日前全部清退。5月底,新一轮针对传统卖场的产业升级也将进一步缩减卖场面积。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未来几年中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中关村产业环境。就让笔者用几个关键词来对这片养育了无数DIY人的市场进行一个盘点吧。
关键词一:攒机

如果提到中关村,就不得不提攒机。如果你曾经手中捏着数千块钱在卖场中徘徊,那么就一定会明白攒机的艰辛。首先你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硬件数据库,例如中关村在线,在浩瀚的品牌之中挑选出你认为最有性价比的配置,这才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要用比钻石还要硬的决心来拒绝大大小小装机店的“专家建议”,最后才把满意的机器扛回家。
不过,往往当你回头查自己的配置时,或多或少,例如机箱,或者电源有“偷梁换柱”的问题,那时你便会背脊一凉,暗赞一声:“攒机,水太深了!”
关键词二:海龙

1999年12月18日,海龙正式开业。虽然继海龙之后,我们看到了鼎好、科贸、E世界等功能相似,或者说根本就相同的IT卖场开业,但海龙大厦的落地代表了中关村那时崛起的标志。
关键词三:工地

这个关键词很有意思,相信到过中关村的朋友一定遇到过这样一个现象:某个卖场外,三月份有可能是海龙,六月份有可能是鼎好,九月份就轮到科贸了,一定会有一个用天蓝色隔离板围起来的建筑工地。中关村发展是如此迅速,以至于十年卖场兴衰,仍旧离不开“高速发展”的头衔。
关键词四:JS


是什么让中关村卖场凋零?是日益壮大的电商队伍?还是每年一涨的柜台租金?大环境的恶化让奸商的队伍壮大,并且形成了恶循环:买数码相机被骗、买笔记本电脑被骗、买台式机被骗、买内存硬盘显示器显卡主板被骗、甚至买了散热器你还被骗!
是谁造就了奸商?这个问题可能永远说不清。幸好,这个词汇不会伴随消费者到永远……可能只包括中关村的消费者。
关键词五:消失

准确地说,消失这个词应该理解为“消逝”。太平洋电脑城即将于2011年6月30日将相关房产使用权全部正式移交给北京大学,与海龙的诞生相同,太平洋的消逝在未来也将会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