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人才 > 正文

中关村“瞪羚”老板学上版权课

日期:2013-06-29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我们所有的机器都是正当渠道买的品牌机,可软件公司依然强制性要求我们使用的软件必须是企业版,而不能用家庭版,我们觉得这个要求其实是不合理的!”表态的一方慷慨激昂。

  “软件公司的要求是合理的,作为商业用途的软件就是应当使用企业版。不过,你现在不必纠缠于合理与否,而是要正当使用软件的授权。”回答的一方言之凿凿。

  这段听上去针锋相对的对话并不是出现在庭审现场上,而是发生在版权专家和企业老板之间的“头脑风暴”中。日前,国内首个“瞪羚企业”版权保护高端人才实训班在海淀区正式开课。这次实训班是海淀区文委开展的版权保护系列活动之一,首期学员共40名,全部是从中关村(000931,股吧)2200余家“瞪羚企业”中精选出来的“老总”级人物,而讲课的老师也不乏政府主管部门的负责人。

  所谓“瞪羚企业”,是指那些拥有知识产权、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实训班长达4个月,而且考勤非常苛刻。学员们要上满48个课时的课程,累计请假时间不得超过半天,不许找人顶替,否则直接开除。不过,开学第一堂课,学员们个个积极主动,向老师们一股脑地抛出了他们在工作中曾经遇到的各种麻烦问题。

  这堂课的老师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野霏,他提醒学员们,日常工作中除了一些必须的岗位,没必要盲目追求使用那些功能非常多的软件产品。“软件每增加1%的功能,就要多支付50%的成本。”王野霏告诉大家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

  田龙是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主管,这是一家提供测绘图像软件的企业。“我的问题很实际,就是如何有效保护我们软件的版权,毕竟我们不可能完全管控住客户,如果有人在我们的软件上动手脚,那算不算侵权?”这个问题说出了大多数软件企业的困惑,甚至有人当场为他叫好。

  “版权保护要和知识公开相平衡,如果保护范围太小,别人稍加改动,就有了创新;如果公开范围过大,执行起来等同无效。”他建议田龙,“不妨找个专业代理机构,把你的技术好好研究一下,哪些适合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听到这里,不少学员都觉得很有启发。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