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新绿,春意盎然。北京市“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再次掀起新高潮。2009年3月21日,在市教委体美处、海淀区文化委员会的指导下,旨在“引发少儿兴趣,弘扬皮影艺术”的“千场皮影进校园”活动,在海淀区中华皮影文化城举办了启动仪式。
据出席会议的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王强介绍,皮影艺术在北京地区影响曾经非常广泛,现如今孩子们仍然很喜欢观看和动手表演,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现的这一特点,经过市委宣传部批准和市教委同意,特别把皮影艺术列入2009年“民族文化进校园”表演项目。这一举措是海淀区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艺术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一次新尝试,相信会对少年儿童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增强“非遗”保护意识起到教育作用。
活动现场举行了“千场皮影进校园”授旗仪式,整装待发的“皮影流动演出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活动发起单位负责人、中华皮影文化城林中华先生介绍,“皮影流动演出车”的开行是皮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皮影艺术近2000年的传承历史上,没有一个民间皮影老艺人乘坐过专用演出车,今天,这辆车的开行,标志着皮影文化的传播从此进入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的“快车道”。
林中华先生说,虽然这辆“流动演出车”目前还是租来的,但是,相信全体皮影演员的热情和精神会感动更多的有公益心、热爱民族艺术的朋友或者企业,会帮助皮影实现“专用车”的梦想——因为有了车可以增加很多演出场次,提高文化传播效率。
此外,活动的主办方还透露,经过近一年的封闭式训练,一支神秘的皮影艺术团将正式登台亮相——皮影艺术团全部由“袖珍人”组成,这个团队将担任今年“皮影文化进校园”的主要演出任务。据介绍,这些“袖珍皮影演员”平均身高1.24米,与孩子一样身高,甜美的童声,可以大大拉近皮影艺术与儿童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