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学城一批建设项目集体今天上午开工。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中关村航空科技园、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信息服务创新园开工仪式,分别在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卫星制造厂、中航工业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五研究所隆重举行。市委常委赵凤桐、副市长苟仲文出席了活动。
苟仲文在开工仪式上指出,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航空科技园、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信息服务创新园是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打造高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是北京市支持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重点项目。四个项目的开工建设对更好地发挥航天科技集团的创新优势和北京“四个服务”的功能,提升首都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宇航、航天技术应用、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京聚集和产业化,加快航空产业进一步融入北京经济发展,促进新的经济增长,加快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以及产业链升级,加快北京市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中关村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10年9月中关村科学城首批建设项目顺利启动实施以来,中关村示范区加强规划和产业研究,开展了产业链分析,研究制定特色产业规划,聚集了一批重大项目,逐步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和重点项目落地。在落实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国家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显现出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目前,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取得初步成果。一是创新了工作机制,建立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力、长效运作的项目联合调度机制,形成央校、央所、央企等各方力量协同建设科学城的积极态势。二是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推动。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2011-2015)》,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城发展定位、创新任务和实现路径。研究制定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的若干意见》,提出了21条支持措施。三是一批重大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分三批与35家高校院所、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12个产业技术研究院、24个产业特色园、1个央企研究所、3个技术转移中心。全面启动用地以及规划建设相关工作的项目共计28个,其中已有12个项目开工建设,并已对24家单位的44个项目安排了资金支持。
附:一、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基本情况
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建设项目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北京市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构建创新型、开放型、融合型的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发展目标的重大实践。中国航天科技创新园将构建以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龙头,集研发、服务、营销、孵化、投融资功能为一体的航天技术和应用、航天服务核心区。
创新园总占地面积约16.5万平方米,首期开工面积86000平方米。
二、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基本情况
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建设项目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北京市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
中关村航空科技园的建设将以中航工业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中航航电系统公司为主体,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良好环境,进驻以中国航空研究院为代表的高端研发机构,聚集航空高端人才、尖端核心技术等,并通过与中关村地区高校及研究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国外先进航空研究机构及企业进行航空尖端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将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建设成为中航工业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首都经济的重要平台。
中关村航空科技园总占地面积约17.45万平方米,首期开工面积99385平方米。
三、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基本情况
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学校为主体、校市共建、独立化运作。承担国家、北京市和大企业的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和成果;培养和汇聚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进行现代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研发、中试、示范和产业化;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CBTC的产业化与工程化,年底完成CBTC亦庄线示范工程并投入运营,并做好昌平线等产品推广及技术保障工作;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CTCS3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技术研发及相关产品互通互联测试认证中心的建设;中低速磁悬浮运行控制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检测技术及装备的开发与产业化;轨道交通专用通信及服务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新型管轨交通控制系统、电机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轨道交通安全检测与预警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
研究院为单体建筑,总占地68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61800平方米。
四、信息服务创新园基本情况
信息服务创新园主要用于自主化计算机软硬件、物联网、物流信息化、云计算、智能卡和射频识别、公共安全领域信息技术服务以及移动智能专用终端等科研、生产、评测环境的建设。其中:“NCI创新大厦”含“自主化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中心”、“基础软件开发中心”、“应用软件开发中心”、“物流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卡和射频识别技术研究中心”、“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云计算技术研究中心”;“信息服务大厦”含“自主化计算机软硬件生产基地”、“地理信息服务基地”、“智能卡和射频标签生产基地”、“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基地”、“软件和智能终端设备测评中心”与“信息化新产品和新技术演示和体会中心”
创新园总占地面积约7.7万平方米,首期开工面积803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