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关村创新论坛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国际论坛5月23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科技创新,我们的机会”的主题演讲。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表示,今年是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第二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中关村、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的国家高新区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是国家高新区和园区的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在规模和质量上实现了高效集约式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
出席此次论坛的还有中国高新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以及北京市、海淀区政府,部分国家高新区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与会者就世界新科技经济的发展趋势、以中关村为代表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民营企业科技管理模式、中国企业如何突破全球化瓶颈等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了重点讨论。
张景安表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自主创新方面进展还不够大,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影响力的企业还不够多,世界知名品牌也不够多。因此,要支持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使之成为这个时代能够代表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精彩的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自主创新需要更加开放的环境,因此建设一个持续创新和开放的文化环境是当务之急。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王汝芳表示,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是要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来看,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驱动着中关村的发展。如此多的创新形式、创新路径肯定难以提前设定,如果指定一个路径、设定一个方式,失败风险以及失败的概率就会增大。因此,政府的作用就是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制定制度和规则,依靠市场来配置创新资源,为促进企业发展、为企业成长搭建舞台,做好服务。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中关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一区十园”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去年企业总收入在北京地区实现1.96万亿元,连续10年平均增长超过25%,约占全国88个高新区的1/7。这个指标充分说明中关村是最适宜创新创业的地区,也是环境最好的地区。
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表示,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聚集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以及大学、科研机构和优秀人才,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当前,海淀区正在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大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中关村人才特区的重大机遇,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北京市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新格局。
无锡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嵇克俭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各高新区都纷纷确立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大旗下,各地开始发展更符合区域竞争优势和资源禀赋的产业。中关村在国家和北京市的支持下进行了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改革。上海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在上海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浦东开发开放的旗帜下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对于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意义重大。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出将光电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可以说,高新区差异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决定未来竞争的关键性因素。
此次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中国自主创新评选颁奖典礼活动。评选设置了“中国自主创新杰出贡献”、“中国自主创新园区先锋奖”等10个奖项。此外,由北京恒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的“建筑能效运营管理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等附属活动也在论坛期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