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中关村发展集团助示范区产业集群迈向创新集群

日期:2013-05-21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字体: ]


   近日,中关村发展集团与中国建筑共同出资承建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项目规划敲定,即将开工建设。中国建筑的身份不再是往日的“工程队”,而是积极参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投资者之一。

  中关村示范区在20年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以工业园区为主体,以硬件设施和基础服务吸引项目入园的1.0时代;走过了以专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依靠平台建设提供产业服务的2.0时代;如今,进入3.0时代的中关村示范区,必须创新实施特色产业基地概念,构建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创新集群。

  作为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市场化集成运营平台,中关村发展集团自2010年4月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园区3.0时代的发展道路。通过3年的发展,中关村发展集团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产业项目+特色基地”的新思路——在中关村示范区南北产业带和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的转化载体和专业园区,推动中关村示范区产业集群迈向创新集群。而吸引中国建筑等央企参与园区开发仅仅是表征之一。

  市场化集成运营布局“平台+通道”

  3年前,中关村软件园发展责任有限公司纳入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回首过去的3年,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刘克峰最大的感受就是,软件园的定位不一样了。

  以前,作为开发建设单位,中关村软件园主要承担软件园建设开发和项目招商等任务,而纳入到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后,中关村软件园的定位就成为园区发展、产业投资和科技金融。

  刘克峰介绍,目前,中关村软件园已经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形成了项目承接和项目提供的互动机制:一方面,中关村软件园承接了一部分中关村发展集团投资项目,增资了小额贷款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服务,还通过参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的部分基金间接支持中关村示范区重点企业的发展,分享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红利;另一方面,中关村软件园也从软件园内聚集的200多家企业中推送了不少优秀企业和项目成为中关村发展集团投资的资源。

  在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探索下,园区开发建设不仅仅是土地开发、建设和招商这么简单,而是与产业项目投资和科技金融结合起来,以促进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而这正是中关村发展集团的使命。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军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整合中关村“一区十园”开发建设企业的基础上,注入一定规模的资金,重组设立中关村发展集团,就是希望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政府股权的代持主体,按照市场机制筛选项目,进行项目尽职调查及谈判,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大,同时发挥国有资本放大作用,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平台+通道”的模式,勾勒出中关村发展集团促进北京市重大项目的发掘机制路线图,促进产业创新集群的聚集。

  3年来,中关村发展集团通过“点”对“群”、“群”对“群”、跟投、跟贷等方式投资,推动中关村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并利用自有资金以委贷加认股权的方式,加快入资进度。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投资上,中关村发展集团在系统分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分布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投资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和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的企业。目前已经完成对物联网产业链和智能交通、云计算产业的集群投资,反响良好。

  通过3年的发展,中关村发展集团以股权投资为切入点,初步形成了国有资本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模式。“在中国,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作用是为企业培育创新的土壤,打造创新的环境,我们是政府用市场化手段驱动创新的抓手和纽带。”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许强表示。

  以资本为纽带统筹特色产业基地

  说到特色产业基地的“特”,有以下几层含义:产业领域集中、产业关联紧密、产业生态良好以及技术创新密集。“按照‘产业项目+特色基地’的思路,中关村发展集团正在中关村示范区南北产业带和中关村科学城进行特色产业基地布局,引进央企参与,探索产业功能区整体开发模式,中关村国家院所通州产业园、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中关村国防科技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的规划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中关村发展集团园区发展部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为了让园区企业安心投入研发,中关村示范区内的科技地产基本上均以同地界商业地产价格的1/3提供给企业。长此以往,成本与收益的差距势必形成越来越大的“窟窿”。该如何弥补这一“窟窿”?

  中关村发展集团在思考:能否引入“财大气粗”的央企共同开发科技园区?譬如让中国建筑从最初的项目承包商变身为投资园区建设的股东,这样既可以帮助中关村示范区解决园区建设资本匮乏的烦恼,又可以通过资本纽带让央企从股东收益的角度享受园区企业源源不断的创新创业红利。

  中关村发展集团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情况立刻发生了改变。如今,作为园区建设的股东单位,中国建筑当然乐得享受长期的资本收益而舍弃了工程承包费用,中关村发展集团也不必再费心筹措园区的基建费用,未来入驻园区的企业还能够依托央企获取丰富的发展资源——一条以资本为纽带嫁接的特色产业基地模式清晰呈现。

  当然,思路还可以拓展。除与诸多央企合作外,中关村发展集团近来还通过股权纽带关系,与北京各区县形成政策互补,合作共建了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中关村国家院所通州产业园、中关村国防科技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与地方共建园区延伸示范区“触角”

  2012年年底,国务院批复中关村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方案,中关村示范区从过去的“一区十园”拓展为今天的“一区十六园”,示范区的面积从233平方公里调整为488平方公里。该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禀赋继续延伸示范区“触角”?

  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2013-2015年)》,中关村发展集团目前已研究出台了《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投资行动方案》。下一步,将以形成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为导向,推进中芯国际二期项目,积极参与北京优势产业大整合。坚持集群投资策略,力争年内再完成两个细分产业集群投资,对已投资过的智能交通、移动互联网等产业集群进行深入梳理,继续投资关键节点企业,进一步突出集群发展效应。进行创业集群投资,加大力度支持创业型小微企业,进一步激发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创业活力。

  与此同时,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激励下,中关村示范区“走出去”与地方共建园区,无疑将成为合作共赢、示范带动的捷径。当前,中关村示范区一些科技企业苦于北京市的市场容量,难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靠企业自己去拓展京外市场,从谈判、选址到引资、建设,往往牵涉方方面面的资源,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如今,这些企业只要跟随中关村示范区与地方合作共建园区的步伐,就能在京外市场轻松布局,同时还能将自己的技术和业务输出,惠及兄弟省市和企业。

  创新的上游是高技术研发,下游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本无疑是“从上到下”的催化剂,却也常常成为让创新主体和支持创新的政府“不堪重负”的要素。在运用市场化手段驱动创新的理念下,中关村发展集团另辟蹊径,以“产业项目+特色基地”的思路,走出了一条新路。而现在,中关村发展集团正在筹划发起设立两只超过百亿元的基金:园区发展基金和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未来将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这两只基金一旦落实,不管是园区开发建设,还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都可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物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布朗运动(也称为热运动)。这个运动是无序的,但是一旦有了磁极的变化,这种运动就有了方向性。”刘克峰说,这就像中关村软件园一样,中关村示范区内的不少产业园区和企业,都在期待带着中关村的技术和梦想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