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协会 > 正文

促进产学研结合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运行分析

日期:2012-04-29  来源:新华08网
[字体: ]

为了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的仪器等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2006年以来,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委托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北京民协),探索实施了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

近六年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以1亿多元的“杠杆资金”投入,撬动了10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向园区新兴技术企业开放了价值64亿多元的仪器设备,并有效促进了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民间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和填补科技中介服务短板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启示。

小投入撬动大开放,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发挥的杠杆效应超出预想

多年来,科技资源共享难和产学研对接难,是困扰我国科技创新的一大难题。中关村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仪器设备、专家等科技资源聚集,但是各高校、科研机构相对封闭运行的问题很突出,缺乏对企业服务的积极性。2006年6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启动了“开放实验室”工程,具体工作委托给了北京民协实施。

原四通集团总裁、北京民协常务副会长朱希铎说,“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主要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技术产业领域开展,按照实施章程和规定,凡是愿意参与“开放实验室”工程的高校、科研机构在京重点实验室,通过评审后将加挂“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牌子,并将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资金补贴,以鼓励其面向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开放仪器设备,开展技术合作。

按照规定,凡是挂牌的实验室,对符合规定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仪器检测项目给予价格优惠,还将获得相当于优惠额50%的补贴,但是单个项目的补贴上限为10万元,单个企业的年度补贴总额上限为10万元,单个挂牌实验室的年度补贴总额上限为100万元;挂牌实验室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提供符合条件的技术攻关服务,也将按50%的比例补贴企业开支。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下属的国家重有色金属质检中心,有价值近6000万元的仪器,是我国重金属领域的权威检测机构。该中心副主任李华昌说,过去主要为矿业系统服务,2009年成为挂牌实验室至今,国家重有色金属质检中心已经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30多家新兴技术企业开展仪器设备开放服务,在检测项目价格标准上一般优惠20%到50%,去年服务总金额已经达到200多万元。

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中要用到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中型仪器,如果全部购买需要投资超过1500万元。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彦彬说,企业并非每天都要用大中型仪器,有些甚至一年都用不了几次,如果购买使用频率肯定不高,但是还不可或缺,让企业很头疼。现在国家重有色金属质检中心以优惠价提供检测服务,当升公司既节省了巨额的仪器购买、维护等开支,还省去了仪器安放房屋、仪器操作人员聘用等支出,由于国家重有色金属质检中心的资质高和技术人员素质高,检测结果也更具权威性。

据统计,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实施近6年来,累计发放补贴约1.4亿元,每年还不到3000万元,但是已经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七大新兴技术产业发展挂牌实验室109家,撬动开放科研仪器设备、软件约6.24万台(套),总价值约64.45亿元;累计补贴仪器检测项目2779项、技术攻关项目206项,受益的新兴技术企业达到1036家,带动申请专利4136项,其中2410项已获授权。朱希铎说:“实施的成效之大,超出了最初的预想!”

2012年起,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的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比如挂牌实验室和中关村企业联合申报国家项目,申报双方各补贴10万元;联合建设研发中心,申报企业和挂牌实验室分别补贴15万元、10万元。另外每年补贴项目的批数也由一批,变为上、下半年各一批,预计年补总额也将达到6000万元左右.

政府探索向民间组织转移推动科技创新的部分职能

北京民协成立于1987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民营企业家协会之一,其常设机构秘书处现有专职人员28名。朱希铎说,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是北京民协尝试承担的第一项具有政府性质的职能工作,为了把工作干好,2006年北京民协专门成立了“开放实验室”工程办公室,目前共有7名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朱希铎介绍说,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等政府部门每年给“开放实验室”工程办公室约200万元经费,人员工资、场地租用、日常办公、车辆、邀请专家、项目评审等各种开支全有了。从性质上讲,这其实是政府在转变职能之后,以市场方式购买民间组织的服务,花钱不多,而且节约了行政编制、人员、车辆、办公场所等大量行政资源。由于实施得比较成功,近年来北京民协又受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的委托承担了政府采购等其他具有政府性质的职能。

此外,作为民间组织,北京民协受委托实施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还有政府部门不具备的驱动力和工作基础。朱希铎说:“快六年了,我们一家家地走访,了解企业的需求,听取完善'开放实验室工程’的意见,工作充实多了。如果不积极服务,哪家会员企业愿意参加协会,愿意交会费?另外协会有群众基础,与企业联系紧密,也便于开展工作。”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等人评价说,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实际上有两部分性质的工作:一是政府对北京民协的职能委托,比如组织工程实施,评选挂牌实验室和项目、发放补贴等工作;二是北京民协作为民间组织的工作,比如了解企业需求,提供服务等等。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为平台,这两种性质的工作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实现了政府、企业、挂牌实验室、协会四方都满意的多赢局面。

“老协会”承担新职能,填补了科技中介短板,找到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抓手”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社会服务支撑体系还不健全,科技代理、咨询、评估、推介、交易等中介服务结构少,服务能力也非常弱,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短板。部分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与企业联系紧密,对外交流合作也比较多,这种一手托多方的特点,决定了发挥好其功能,可以缓解当前我国因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造成的产研对接不畅问题。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副主任黄河举例说,北京民协的副会长朱希铎、张本正等人,都有创办高科技企业、担任高科技企业掌门人的经历,又都有科研背景,他们的产学研信息灵敏,与企业、科研单位也彼此熟悉,实际上具备了提供类似于第三方服务的能力。

为了实施好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近六年来北京民协组织挂牌实验室和企业开展了200多次“双走进”、产研“分领域对接会”等交流合作活动,促开放,增了解,发布信息,推介成果,无形中在产研双方之间充当了中介机构的角色。

比如,北京民协每月按行业领域,组织两次左右的挂牌实验室、企业“分领域对接会”,会上实验室向企业推介科研成果,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企业则向挂牌实验室了解科研信息等情况。

李华昌说,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实验室开放之门,也打开实验室与企业合作之门,产研双方的收获实际上远远超出了补贴本身。很多科研机构参与这项工程,并不是看重补贴款,而是不想错过交流时蕴藏的合作机会。他举例说,挂牌两年多来,国家重有色金属质检中心通过提供检测服务,对一些企业的了解日益深入,目前达成了一批产研合作项目。比如去年中心联合当升材料公司等四家科研单位、企业,联合申报了“锂电池材料的系列技术标准制订”的国级家项目。

此外,北京民协还即根据挂牌实验室、企业的需求,分别为双方寻找符合条件的产研合作对象。这些服务工作,也都促进了产学研对接。比如去年4月份,挂牌实验室中国建材研究院申报了一个关于新材料的重大科技专项,按照要求必须与企业共同实施才能获准立项。相关合作信息通过北京民协“开放实验室”工程发布后,北京时代集团第二天就跟其达成合作,目前经费额达4400万元的重大科技专项已经申报成功。

据统计,五年来,挂牌实验室、企业借助北京民协搭建的交流合作平台,达成的产研结合项目不断增多,其中产研两方联合申请国家科研项目94项,成功转移技术成果51项,共建企业实验室77个,并联合培养人才1100多人。一些企业负责人说,科技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过去感觉就像口号,现在才觉得是实实在在的.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