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是全国首家由政府倡导并出资的知识产权商用化公司,而这也是致公党党员马一德建言献策的又一成果。近年来,从事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马一德已三次就中关村知识产权问题建言献策,均得到重视和落实。
去年4月,马一德在参加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大会时提出,中关村作为我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信息吞吐量巨大,应充分整合这些资源,构建畅通的知识产权信息沟通渠道,为企业提供快捷服务。马一德的建议得到了北京市委有关领导的批示,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关村生活多年的马一德对这片土地感情很深,中关村曾诞生了方正、联想等一批领军企业,但现在领军地位已不明显,他觉得原因之一是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2010年7月,马一德向致公党北京市委递交建议:中关村在专利的商业化运作等方面与世界巨头存在较大差距,应成立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培养知识产权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建议经北京市委统战部专报给北京市相关领导,2010年9月,在政府帮助下,马一德领衔的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正式成立。
研究院成立后,马一德就开始琢磨中关村知识产权转化率偏低的问题,他发现这与缺乏知识产权评估制度有关。2011年底,马一德再次向致公党北京市委递交建议,提出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及评估制度。很快,北京市相关领导批示:“支持该机构在海淀发展。”今年1月,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与德勤咨询公司签署备忘录,约定在今年内共同成立一家具有国际公信力的高端知识产权评估公司。现在,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又一次鼓舞了马一德的信心,“知识产权是我生命的载体,我会继续努力。”他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