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协会 > 正文

产业技术联盟成中关村“创新驱动”重要载体

日期:2013-12-17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字体: ]

 1、2、3、4、5、6——六个玻璃瓶中的液体,从黑褐色、咖啡色、深棕色到浅棕色、浅黄色再到清澈透明,这一渐变是丰台区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的“洁绿丰台区循环经济园渗滤液处理项目”带来的神奇。北京洁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凤秋表示,其背后的“推手”——中关村(000931,股吧)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联盟在其间起了重要作用。

  作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兴力量,产业技术联盟已经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数字显示,在中关村较为活跃的80家产业联盟中,共有24家产业联盟成为科技部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占试点联盟总数的26%。2012年,科技部首次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评估,中关村有11家产业联盟被评为A类,占A类总数的42%。其中,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7家中关村产业联盟名列A类前10名。

  产业联盟新业态“繁花似锦”

  “未来科技城项目采用"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及大温差供热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热电联产机组,不仅能够深度回收燃气烟气余热,并通过大温差技术有效提升现有锅炉供暖面积30%以上,同时可显著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20%以上。”北京源深节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得以成功实施并为节能减排做贡献,与中关村清新空气产业联盟的帮助密不可分。

  “近年来,中关村产业联盟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契约关系为保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成为企业解决核心技术、标准、产业链、资本、市场、品牌等共性问题的有效手段和载体。”中关村管委会产业发展促进处副处长徐剑为记者列举了一系列发展变化和数据变迁。

  据介绍,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分为两个阶段。2002-2006年,中关村产业联盟数量从2家发展到13家;2006-2012年,在国家、北京市和中关村相继出台的政策支持下,联盟数量从13家快速增长到76家,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数量则从2002年的46家发展到2012年的5320家。

  按照合作目标划分,中关村产业联盟主要包括三类: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为代表的“基于研发合作的产业联盟”,主要通过促进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开展基础性和应用性研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TD产业联盟为代表的“基于技术标准和产业链合作的产业联盟”,主要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延伸产业链等方式,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产业整体效能;以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联盟为代表的“基于市场合作的产业联盟”,主要通过搭建和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集成成员单位的技术和产品,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承接国家、区域和行业重大工程,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按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2013-2015年)》“641”重点产业领域划分,中关村产业联盟在六大优势产业领域有41家,其中,下一代互联网领域有6家、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领域有6家、卫星应用领域有6家、生物和健康领域有10家、节能环保领域有11家、轨道交通领域有2家。在四大潜力产业领域有21家,其中,集成电路领域有3家、新材料领域有6家、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领域有7家、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有5家。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有12家。其他领域有2家。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水手”

  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智能图文信息处理研究室内,墙上的大屏幕出现了十几位记者的图像。大家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一位记者的面部图像就被“小绿框”锁定,经过几轮放大、缩小,图像最终“定格”,并且在右侧显示出程序所判断出的性别、年龄,肤色等信息。

  “这是TH-IDvs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技术与系统,可以进行高性能人脸识别身份认证。”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智能图文信息处理研究室副教授刘长松介绍,经过长风联盟的成员清华大学、海鑫科金、航天信息(600271,股吧)等高校和企业联合攻关和应用推广,目前该技术已突破监控复杂场景下的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系统已经在公安刑侦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并应用解决首都机场、上海世博会、广州大运会等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监控问题。

  “包括长风联盟在内的中关村产业联盟,近年来在产学研合作、产业链互动、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突出体现了产业联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徐剑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

  首先,中关村产业联盟以提高产业链整体运作效能为目标,组织上下游企业完善和发展产业链,促进创新资源多方位合作与衔接,以协同创新带动产业整体高效、快速发展。例如,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北京洁绿科技公司,就牵头组织北京环丰世纪绿色能源公司、北京城建(600266,股吧)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企业在丰台区建造一流渗滤液循环处理示范系统,引领国内渗滤液行业节能技术的发展。其中涉及13项技术专利和6项自由创新亮点,处理后的渗沥液实现了中水直接回用,达到了同行业领先水平。

  其次,中关村产业联盟依托中关村得天独厚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将各自资源和人才重新配置形成新的创新联合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制一批重大标准,促进了中关村知识创新优势向产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转变。如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技术联盟组织成员开拓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标准(DTMB)海外市场,目前已在8个国家实现应用推广。

  再者,在政府的关注和协调下,中关村产业联盟积极组织成员企业围绕交通拥堵、大气污染防治、公共安全、城市建设等民生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实施应用示范项目。近3年来,以产业联盟成员企业为主实施的重大科技示范项目超过270项。

  此外,中关村产业联盟还充分履行服务职能,发挥纽带作用,广泛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通过搭建研发创新、测试验证、技术标准、资源与信息共享、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平台,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资源配置效能,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实现了产业的高效、开放、集约式发展。截至目前,中关村产业联盟共搭建各类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430个。例如,首都新能源产业技术联盟搭建行业科技条件平台,开放500台科研仪器设备,自成立以来,共向30家企业提供了价值2.3亿元的技术服务。

  “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大力度推动产业技术联盟大发展。”徐剑认为,要促进中关村产业联盟的全面发展,更大程度激发联盟效能,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与民间多方努力,真正实现产业联盟自身发展和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齐头并进和协调统一。他表示,下一步,中关村将开展政策创新,优化联盟发展环境,以产业联盟为主体,推进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优化运行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创新服务模式,促进金融机构与联盟合作,最终要打造一批精品联盟成为中关村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