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协会 > 正文

整合创新资源 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成立

日期:2014-09-26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字体: ]

9月24日,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平台网站创驿网上线,首批13家创新驿站获得授牌,20位专家受聘创新导师,为科技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研发服务。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是海淀区落实北京市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建设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工作任务的具体举措之一。其创建旨在通过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政策创新,进一步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升中关村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为中关村、乃至京津冀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增添新的助推动力,更好地引领全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区域研发创新生态体系

海淀区拥有丰富的创新科技资源:高校83所,科研院所近14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0多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个,产业联盟70多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4家,并拥有中关村软件园等众多产业园区,承担国家973和863项目分别占到全市58%和64%,除此之外海淀区还有为数众多的各类部级和市级科技资源。

平台的网络信息手段和创新引导功能解决了资源整合难题,实现核心区创新研发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水平。据介绍,协同创新平台提出建设线上线下一站式平台、三大服务支撑体系和五大服务功能。一站式平台由线上平台网站和线下创新主题活动共同组成,形成创新需求与创新供给的合作渠道。线上平台网站按照产业服务领域组织创新资源供需对接,具备信息发布、成果展示、在线咨询和一站式检索等功能。线下平台包括创新引导、培训认证、主题沙龙等专业服务活动。三大服务支撑体系包括:搭建基础服务资源、公共服务支撑和产业技术服务。五大服务功能包括:公共服务、产业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服务、创新引导服务和科技政策支持。

探索市场化运营、创新引导新模式

中关村协同创新平台采用“1+1+N”市场化运营模式。“1+1+N”分别指受政府委托的海淀科技中心、第三方专业建设运营机构和其他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海淀科技中心负责指导和监督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按照要求自主完成平台建设,开展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负责平台的日常运维和管理;各类加盟服务机构为平台用户提供研发创新服务。

平台负责人介绍,“1+1+N”运营模式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商业性的特点,政府只通过评估运营方是否完成平台“指定动作”进行事后奖励和补贴。创新引导新模式主要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创新驿站、创新导师、创新券来实现。协同创新中心是产学研联合体,采取校际协同、企业参与、利益分享、市场导向的建设原则。创新驿站提供政策宣讲、需求发现、成果发掘、向协同创新平台推荐会员企业和服务机构等服务。创新导师由既熟悉技术动态和趋势,又了解市场需求的专家组成,能够通过平台帮助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引导创新方向。目前约40人的创新导师团队已组建完成,其中院士2人,长江学者4人,千人计划3人。明年将采取“创新券”的形式对所有符合要求的平台服务交易给予一定比例的购买费用补贴。

服务范围辐射京津冀

协同创新平台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等在京科技服务类平台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在资源共享、服务机构对接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打造平台差异化,实现共赢。北京市科委等部门表示将从市区两级政策上共同支持平台发展。未来,平台将吸引北京市、京津冀地区高校院所创新服务资源加盟,服务范围由核心区扩展到整个北京市乃至京津冀地区,引导京津冀落地适宜的产业化项目,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