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园区 > 正文

中关村在飞翔

日期:2011-02-21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 ]

  中关村,一个出经验的地方;中关村,一个出新闻的地方;中关村,一个出企业的地方;中关村,一个出资本的地方;中关村,一个出争议的地方。

  有的争论已成定局,有的争论还在进行,有的争论将要发生。无论如何,中关村已成一个品牌,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地,中关村的明天,注定会让人向往。中关村并非没有困难。但是,压力对于中关村管委会而言,更多的是动力。

  此时此刻,在科技计划方面,中关村已硕果累累。

  “十一五”期间,中关村承担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及重点新产品计划三大国家科技计划共计674项。其中,2006187项,2007151项,20082009148项,2010188项。

  中关村在飞翔:

  不骄不躁,在“一区十园”之内,中关村管委会有一支团结奋进的队伍。

  中关村承担国家863项目占全国的1/4,承担国家973项目占全国的1/3,一批中关村企业参与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技术研发,一批解决方案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防灾救灾中得到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超过50项。

  中关村在前进:

  先行先试,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中关村管委会不断进行着创新性工作,在世界叫响中关村。

  开展先行先试改革试点。主要包括股权激励试点、科技金融创新试点、重大科技专项经费列支间接费用试点、新型产业组织和民营科技企业参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试点、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工商登记注册改革试点、社会组织管理改革试点、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等。

  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根据《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为重要抓手,通过资源优化整合、体制机制创新、城市规划管理创新,进一步激发创新资源活力,形成高校、院所、企业、高端人才、社会组织及政府“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局面。

  实施“十百千工程”,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能源环保、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按照核心团队优秀、创新能力强、处于行业主导地位、成长速度快、品牌知名度高等标准,选择200家以上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实施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围绕城市应急、轨道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医疗卫生等首都城市管理和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以产学研用结合为手段,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组织开展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关键技术的应用和示范工作。

  实施高端产业聚集工程,统筹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系统谋划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生态良好、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的原则,形成分工明确、相互联动、协同发展的“一区多园”格局。

  鼓励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组织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合作研发;推广、应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制定和推广技术标准;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设计并实施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吸引创业资本投资;建立产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推进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建设。该工程实施3年来,搭建了政产学研介五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初步实现了创新要素的集聚,形成了一套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合作机制。

  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关村管委会分别制定了《中关村专利促进资金管理办法》和《中关村技术标准资助资金管理办法》,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为集中资源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引导和支持示范区企业承担国家项目,北京市建立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联席会工作机制,5年统筹300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实施科技金融创新工程。优化投融资环境,聚集整合金融服务资源,开展先行先试的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中关村是北京的中关村。中关村是中国的中关村。中关村是世界的中关村。中关村要到世界里寻找中关村。中关村要在世界叫响中关村。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