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北京中关村一区十六园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日期:2012-09-07  来源:人民网
[字体: ]

  昨日,北京中关村相关负责人作客首都之窗时透露,未来,中关村将发力建设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之相配套的“‘1+6’先行先试政策”也会落地执行。同时,中关村将继续出台措施吸引高端科技人才,而其规模有望扩大到“区十六园”,相关文件已经报批国务院。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建华表示,中关村管委会不会“简单的去支持某一个点,支持某一个人”。

  扩规模:“一区十六园”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建华介绍,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由原来的一区五园发展到一区十园“,未来,“将在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方面继续推进”。

  中关村管委会研究室主任蒋海军介绍到,目前中关村 “一区十园”总的规划面积是232平方公里,“下一步按照我们目前的规划我们要到一区到十六个区县总共是488平方公里,目前的工作有关文件已经报到国务院正在审批之中”。

  作为中国高速产业发展的代名词,中关村是国家最集中的最先进的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国家创新人才最集聚的地区,规模和产业群集的扩大将有利于中关村科研成果的就地转化。

  批政策:“‘1+6’先行先试政策”将全面落地执行

  中关村在其发展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离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杨建华表示,“之所以有政策特区的存在才有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面积和规划区域的存在”。

  据中关村管委会创新处副处长贺明介绍,中关村示范区的"1+6"政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中1是指搭建一个平台即中关村创新平台,6是指在中关村示范区先行先试六项具体的政策,包括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的改革试点;股权奖励的个人所得税试点;股权激励审批的实施细则;科研经费项目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完善高新技术认定试点。

  在中关村发展的历史上,党中央国务院曾先后5次对其做出明确决策和战略规划。分别是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县;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 2005年8月国务院做出决策要求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同时出台8条支持政策; 2009年3月份国务院批复支持中关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1年1月份,国务院对中关村10年中长期的规划做出了明确的提出并写入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蒋海军说,有了国家的政策,中关村管委会也就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和责任,那就是“调研、规划、协调、督办、服务” 。杨建华介绍到,目前中关村管委会“日常在做的就是在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上下功夫,包括我们很多政策出台也是围绕政策在架构”,他明确表示,中关村管委会不会“简单的去支持某一个点,支持某一个人”。

  引人才: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中心将全面对外开放

  杨建军说,中关村要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要有大量的高端创新要素在中关村高度集聚;第二中关村始终坚持辐射带动基本职能发挥好战略新兴产业资源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甚至全国的产业发展;第三要有大量的国际化的要素,在中关村高度积聚。其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

 

  据杨建军介绍,规划中的中关村示范展示中心将全面对外开放,目前中关村仍在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完善和调整,适当的时候向公众开放,“接待的团队将来自世界各地”。

  同时,中关村将继续投入资金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科技人才加大补贴支持力度,杨建军表示,“每年统筹100亿的盘子不会变,但是有可能会在支持方面上会做出一些微调,或者说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特点来进行的微调”。

  随着巨额资金的投入,中关村的产出也相当给力,据了解,中关村对GDP的贡献率上半年实现了25%的增长,对北京市“大概有7%、8%的贡献”。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