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中关村海淀园:用全球视野实现再发展

日期:2013-08-06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字体: ]

1988年5月10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前身——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承担起先行先试的作用,25年间引领着全国高新区的发展。而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新时期海淀园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无疑格外引人关注。

  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发布了《进一步加快核心区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3-2015)》以及《海淀区战略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旨在为落实国家对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提出的建设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做出探索。近日,本报记者通过对《实施方案》和《路线图》制定者、参与者的采访,探寻中关村海淀园未来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并展示作为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的海淀园在新时期实现再发展的最新探索。

  “在我们睡大觉的时候,世界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地球是圆的,但世界是平的。世界正在被快速的摊平或铲平,全球化也正在进入继国家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之后的全球化3.0时代,即个人全球化时代。”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这样描述,真切地告诉人们,这个世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平。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是我国最早探索国际化的园区,这里的领导者早已意识到“世界是平的”这一现实,并将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运用在园区日常发展中。在北京市海淀区最新出台的《进一步加快核心区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3-2015)》以及《海淀区战略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中,他们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科技园区的经验,积极探索国际化,为打造真正的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作出科学规划。

  《实施方案》  调结构、转方式

  据介绍,《进一步加快核心区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3-2015)》是在追踪世情、把握国情、响应市情、结合区情的基础上,经过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后形成的指导核心区未来3年发展的重要文件。

  “《实施方案》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行动指南。” 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研究中心主任宋洁尘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发达经济体纷纷推出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造点的新一轮创新规划。

  在欧洲,2011年11月欧盟委员会率先推出欧盟“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规划分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三大部分,其中基础研究预算为246亿欧元,用于提高欧洲基础研究水平,使欧盟基础研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应用技术研发预算为179亿欧元,用于推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领域的预算为318亿欧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食品安全、老龄化等领域的研发,用于建设“包容的、创新的、安全的社会”。同时,规划还向“战略创新议程”项目投资28亿欧元,为中小企业创新投资25亿欧元。

  在美国,奥巴马在其总统第一任期即提出要重塑美国科学政策的公正与完善,在未来10年内将联邦政府的基础研究投入翻一番,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鼓励创新;转变美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维护国家和国土安全,应对21世纪的挑战。奥巴马连任后,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在新能源、大数据等战略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近期,欧洲和美国又分别推出各自的“脑计划”。

  “此次推出的《实施方案》不是地方版的经济发展规划的翻版,而是立足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科技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明方向,是行动指南和战略布局。”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主任孟景伟说。

  《实施方案》定目标、打基础

  《进一步加快核心区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3-2015)》的起草始终立足于“为实现一个目标打基础、为服务国家战略添动力、遵循两个规律谋创新”。

  一个目标就是到2020年将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在全面审视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差距的背景下,系统提出了3年打基础的重点方向和路线图。

  服务国家战略就是勇于承担国家赋以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支撑者、制度创新的探路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领者、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创新型人才战略高地的角色。《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国家和北京市对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发展的厚望,充分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等战略层面的要求,重点对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政策先行先试、人才特区建设等进行全面谋划。

  为了确保《实施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海淀区还特别强调要在遵循两个规律基础上谋划创新。一是着眼未来、遵循创新发展规律。《实施方案》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深刻把握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二是结合区情,贴近企业诉求,遵循市场规律。《实施方案》不仅广泛征求了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科委、海淀区各相关政府部门的意见建议,充分吸纳了中关村企业家、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众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同时借鉴了国内外的成功做法,实现了真正的开门制定方案。

  《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也是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政策制定者对创新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实施方案》中也集中体现了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最新认识,并成为《实施方案》的显著亮点。总体上,可以归纳为5个导向的创新,即在价值取向上坚持市场导向的协同创新;在技术路线上坚持颠覆导向的原始创新;在基础支撑上坚持环境导向的内生创新;在资源整合上坚持开放导向的全球整合创新;在政府引导上坚持改革导向的链式政策创新。

  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再出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来多次强调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我们理解,勇气就是要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智慧就是要靠科技创新。”宋洁尘表示,与既有版本相比,中国经济升级版更加强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营造有利于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体制环境。《进一步加快核心区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3-2015)》立足于在完善支持创新的政策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在构建发现和支持具有行业领先和颠覆性源头项目的机制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培育和打造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上取得新突破、在吸引国际要素流入和向国际辐射上取得新突破,从而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强大的改革示范和创新引领示范作用。

  此外,《实施方案》坚持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支持各类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更加紧密地结合在起来,营造激发梦想的良好环境、完善鼓励追梦的激励机制、构筑成就梦想的各种舞台,全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

  “《实施方案》就是要在助力众多创新创业人才成就梦想的基础上,实现中关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宏伟目标,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创新基础和社会基础。”孟景伟表示。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