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中关村“科技金融”助小微企业创新瓶颈犹存需多措并举治本

日期:2013-08-16  来源:中国网
[字体: ]

近年来,北京银行业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模式,为中关村的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了大力支持。然而,记者最新调研发现,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实力弱、风险高、有形抵(质)押物不足、银企信息不对称等特点,银行的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对其形成有效支持。

  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突破口在哪里?业内人士提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渴”,还需政策支持、多方联动,不仅要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增强“科技金融”政策支持,还应搭建“银企信息共享平台”,最终实现银行和企业的“双赢”。

  “科技金融”之路初现成效

  为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北京银监局的指导下,北京银行业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机制,探索“科技金融”模式:

  首先,在业务管理方面,银行业重点就中小企业审批效率、专业化程度、风险控制、激励约束等方面加强机制建设,以提高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专门设置“小企业贷款余额净增量”考核指标,采用“差别授权、垂直审批”,减少中间审批环节;北京银行通过建设“中小企业信贷工厂”,实现“营销-业务-审批-管理”的流水线式操作,贷款审批时间从7天缩至3天;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审批内嵌制”,派专职审贷官进驻中小企业金融部进行专项审查,提高效率。

  其次,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各银行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等特点,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质押抵押相结合、企业联保等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有效盘活企业资产,解决这类企业缺乏抵质押物的融资难题。

  北京银行推出“科技贷”产品,将国家拨给借款企业的创新基金作为企业第一还款来源,10日之内就为小微企业“朗波芯微”公司发放45万元贷款;招行北分在“千鹰展翼”服务体系下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进程,提供无强制抵押担保要求的主动授信产品“上市贷”,为软件企业“中科金财”提供3000万元贷款,助其在次年顺利上市。

  “融资难”犹存 四瓶颈待解

  中关村的银行不可谓不多:截至2012年6月末,中关村示范区共有银行营业网点664个,其中开办授信业务的营业网点448个,银行营业网点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66个,是北京市平均银行营业网点密度的11倍多。

  尽管坐拥庞大的银行资源,“科技金融”模式的探索也初现成效,但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仍有四大瓶颈难以攻克:

  首先,信贷资源分配不均,优质客户遭争抢,初创型企业受冷落。北京银监局副局长逯剑指出,部分银行对中关村企业客户数量在前期快速增长后已接近饱和,前期多家机构为争夺中关村优质客户造成优质企业过度授信、多头授信,而初创型企业由于实力弱、风险高、有形抵(质)押物不足,其获信贷支持难度加大。据北京银监局统计数据,中关村海淀园初创型小微企业共约8500户,其中获专做小微业务的特色银行机构信贷支持的不足三成。

  二是银企信息不对称致银行“放贷难”与企业“贷款难”并存。多家受访的银行管理者告诉记者,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或不愿公开信息,让银行犯难,尤其是科技企业风险识别更加困难。

  招行北分中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助理文涛说,企业的纳税、进出口、工商注册、职工薪金发放以及企业关联人信用状况等信息开放度低,获取成本高,更新相对滞后,影响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审批。

  三是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不完善致企业授信类型单一。记者了解到,大量中关村科技型企业仍靠“房产抵押”贷款,其本身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却因缺乏价格评估机制、交易平台等原因无法形成有效抵质押物,银行难以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负责人谢强华认为,中国缺乏权威的知识产权第三方评估机构,交易市场制度也不完善,处置通道不健全,做这类业务的成本、风险太高。

  四是民营担保公司的潜在风险让银行“惜贷”。谢强华说,部分民营担保公司操作不规范,存在“假代偿”问题。在2012年震惊全国的“中担事件”发生后,银行有意识地收紧了相关业务。

  五建议并举 促“银企双赢”

  北京银监局认为,虽然在监管部门大力推动和银行积极探索下,“科技金融”作为中关村示范区银行业的核心业务取得长足发展,但若上述四大瓶颈不打破,银行业在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就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对此,北京银监局、银行机构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出五大建议:

  首先,建立开放全面的银企信息共享平台。文涛建议,可由监管机构牵头,让银行与中小企业参与建设“中关村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信息平台”,集纳并更新企业关联方信用、税务、工商登记、涉诉等多方面经营信息,帮助银行及时获取企业真实的基本情况,以提高审批时效和额度。

  其次,加强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建设。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建议,有关部门应完善知识产权的认定、评估体系,强化质押后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查询。同时,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并扩大其容量,引导更多投资主体参与,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强估值可信度,促进知识产权流转。

  第三,增强对“科技金融”业务的政策支持。“银行开展的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风险偏高,而目前政策支持主要停留在贴息层面,补贴力度不足。”谢强华建议,可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将风险补偿用于冲抵银行非道德因素形成的不良贷款。同时,在税收层面,也可根据银行资产负债表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金额给予一定优惠。

  第四,加大对民营担保公司的监管力度,鼓励其提高风控能力。

  此外,在努力完善外部市场的同时,银行业自身也需不断创新业务,如强化银行特色化跟踪服务能力、研究不同融资方式最佳“拼盘”、增强金融支持的连续性等。坚持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最终实现企业、银行的“双赢”。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