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中关村核心区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

日期:2015-04-25  来源:中关村海淀园
[字体: ]

 中关村核心区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

    为把握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高核心区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积极推进核心区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高科技创新国际化程度,特编制本行动计划。

    本行动计划中的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从国内公司向跨国公司、全球公司升级发展的过程。

    一、重要意义

    (一)促进企业国际化是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正在孕育兴起,科技创新成为各国竞争的制高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国家自主 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应该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全球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链条,加快融入国际创新网络。

    (二)促进企业国际化是落实北京新的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现实需要。落实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北 京要看中关村,中关村首推核心区。目前,核心区已积累雄厚的创新基础和完备的创新条件,核心区企业既有国际化的内在基因,也有进一步国际化的强大需求。促 进本地企业国际化发展,不但有助于核心区加快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节点,也将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促进企业国际化是充分发挥核心区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核心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核心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正在由追赶向同 行、领跑转变。国际化发展是核心区以市场化手段整合挖掘全球创新资源,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的重大战略选择。企业是核心区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强 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推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经济合作与竞争,将有助于核心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统筹首都功能定位和区域创新发展,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三方协 同优势,聚焦技术、人才、市场三个关键要素,重点搭建国际化创新创业孵化、国际化信息服务、国际化第三方专业服务和国际品牌宣传推广四个平台,深入实施企 业技术创新全球协同、国际化人才汇聚、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化发展环境优化等四项行动,着力促进核心区企业国际化发展,加快将核心区打造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 重要节点。

    (二)基本原则

    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把握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趋势和竞争态势,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全球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提高企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能力。

    协同创新、示范引领: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三方协同创新作用,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发挥核心区在国际化发展环境优化、国际高端要素汇集、国际科技创新和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示范引领聚集辐射作用。

    聚焦重点、全球视野:聚焦“高精尖”产业,加大对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市场的扶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绿色经济。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6年,核心区国际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企业国际研发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聚集并培养一批国际化高端人才,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取得新突 破。核心区国际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取得重大进展,全球高端资源加速汇集,国际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 的信息、技术、人才和资本的创新服务平台。企业整合利用国际资源能力持续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日益活跃,核心区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具体目标是,到2016年,核心区企业PCT专利年度申请量由2013年的1127件达到1190件以上;企业技术出口额由2013年的 29亿元增长至32亿元以上;拥有海外收入的亿元以上企业由2013年的211家增至240家以上;在海外累计设立分支机构(含研发中心)从2013年的 428家增至600家以上;出口额由2013年的110.15亿美元增至115亿美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全球协同行动

    1.实施“与巨人同行”计划,提高企业国际合作研发能力

    引导国际知名企业在核心区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研发总部。聚焦核心区重点产业的关键环节,支持企业与境内外的国际知名实验室、外资研发机构、 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创新知识产权分割模式,探索中外协同创新、研发合作新路径。支持领军企业在美欧等技术源头所在地,采取合资、合作或独 资等形式,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组建海外研发团队,突破前沿核心技术。推荐和引导企业参加国际技术合作及其它中外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2.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企业海外专利布局

    支持企业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或《巴黎公约》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开展海外专利布局。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护航核心区企 业规避专利风险。发挥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基地作用,协助核心区企业掌握海外知识产权规则策略,加强国际双向合作交流,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环境。支 持专利运营基金开展海外专利收购,强化企业专利储备。

    3.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提高标准竞争力

    支持企业、产业联盟等多主体联合开展国际标准制定和推广。推动领军企业、产业联盟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 相关工作,提高领军企业、产业联盟在关键技术和标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影响力。支持经济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产业集群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专利标准化、标 准国际化。推动国际专利和标准的产业化应用。

    4.加快国际技术转移,提高企业技术国际影响力

    拓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引导基金”功能,鼓励企业加快对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转移或输出适宜落地技术。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商务部对外援助项目,通过成套项目或技术援外的方式“走出去”,以技术入股或者技术投资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

    (二)实施企业国际化人才汇聚行动

    5.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快聚集国际化人才和团队

    聚焦“高精尖”产业,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构建企业自主引进、社会多方评价、政府跟进支持的国际化人才新格局。支持企业采取“人 才+项目+基地”运行模式,依托国际合作项目,引进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鼓励高层次人才申报“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海英计划”等项 目,加强对领军人才创办企业的服务。鼓励领军人才参与本行业主要国际组织关键岗位竞选,增强国际话语权。

    6.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制度,造就本土国际化人才队伍

    建立企业、国际知名大学和政府“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制度。适时启动“海星计划”,鼓励初创期优秀企业创始人到美国、以色列等孵化器 进行创新创业交流;同时引进境外初创期企业创始人来核心区创业;鼓励成长期的企业高管到世界创新中心参加领导力培训,与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高管进行深度交 流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技术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引导企业重视国际化发展中的人才本地化建设。

    7.深化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优化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

    实施“创业火炬工程”,支持全球拥有科技成果、应用科技成果及商业模式创新的人才或团队到核心区创业。落实人才特区相关政策,支持高层次人 才(团队)优先承担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预研性或超前性的自主选题研究,支持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的重大项目在核心区产业化。落实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核心 区创办企业的税收优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府采购等扶持政策。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和外国专家享受人才特区关于居留与出入境、配偶安置、子女就 学、医疗、住房、税收和股权激励等各项特殊政策。

    (三)实施企业国际市场拓展行动

    8.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推动领军企业提升整合全球资源能力,带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支持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海外投资、建立海外分 支机构等多种渠道,开拓海外市场。组织和引导企业借助国际高端展会、国际商品交易会、国际电子商务等多种平台,提高国际市场影响力。

    9.设立国际化创新发展基金,创新国际化金融服务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联合社会资本、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以并购基金为主导的国际化创新发展基金,推动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鼓 励海外风投机构来核心区发展。加强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及其他银行的政策和业务对接,针对企业国际融资、贷款担保等需求提供创 新服务。

    开展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创新试点,符合试点条件的企业境外并购项目可先行办理境外并购外汇登记,申请境外并购款预先支付。支持人民银行在 核心区设立分支机构,服务核心区企业的人民币征信、支付、货币信贷以及相关外汇业务。推进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试点,试行资本金意愿结汇。

    10.建立企业国际化风险防控机制,护航企业安全出海

    建立核心区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国内外投资担保机构的合作机制。引导企业提高国际化风险意识,做好企业国际化中的政治、汇率、税收、知 识产权等风险预警和应对工作,鼓励企业参加海外投资保险。充分利用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投资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增加跨国经营的安全 系数。

    (四)实施企业国际化发展环境优化行动

    11.建立国际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促进全球协同创新

    充分发挥中关村科创硅谷孵化器、车库咖啡和创新工场等创新型孵化器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孵化器参与国际竞争能力;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孵化 器,吸引海外原创技术和项目入孵,打造“海淀创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设立海外孵化种子引导基金,吸引国际孵化器进驻核心区创新创业孵化一条街,引进国际 高端技术和项目,促进跨境、跨界、跨文化的协同创新。

    12.完善企业国际化信息服务平台,强化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信息服务支撑

    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使馆、华商社团、外国商会/协会以及国际科技园区的合作。拓展国际化网络平台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结合中小企 业营销服务平台建设,面向企业需求,汇集国际市场信息、国际市场规则、国别经济形势与贸易投资政策、国际化人才供求、国别经营风险、国际交流活动等信息, 协助核心区企业掌握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

    13.加快建设国际化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构建支撑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

    发挥国际技术转移聚集区、知识产权和标准一条街的集聚作用,推动科技服务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吸引国际国内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机构、技术 转移机构、标准化认证机构、产业协会、产业联盟、民间智库等组织机构入驻,为核心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科技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专利申请、国际技术转 移、国际标准检测认证以及境外的法律、财务、税收咨询等服务,加快形成高效的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

    14.搭建国际品牌宣传平台,提升核心区品牌全球影响力

    加强与世界著名高科技产业聚集区的交流合作,加大在境内外主流媒体上的宣传,打造核心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品牌形象。支持企业举办品牌化、 国际化创新创业大赛或高端论坛、行业展会等交流活动。引导企业借助国际发展援助、人道主义救灾、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等平台,提高企业品牌的国际美誉度。引导 企业通过参与奥运会、世界杯、世博会等全球性赛会进行品牌营销推广。

    15.进一步优化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国际化发展的软硬环境

    提升区域规划和公共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化医院和国际化社区,窗口行业逐步提供多语言办事服务信息。优化商务环境,建设面 向外籍人士的商务楼宇和服务设施,逐步形成功能完善、服务规范、与国际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参照国际标准完善交通、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宜的国际 化生活、工作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充分发挥核心区各职能部门作用,建立跨部门的国际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和国际化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整合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金融办、区人力社保局、区统计局等部门资源,共同推进核心区国际化发展。

    (二)强化政策支撑

    围绕核心区产业与企业国际化需求,充分发挥政策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探索包括科技管理、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国际融资、信用担保、海外投资保 险、国际人才招聘等方面的政策创新与突破,形成适宜国际化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快各级政策的落实,加强各级各项政策的协同衔接,发挥政策的合力效 应,放大政策实施效果。

    (三)加强跟踪服务

    探索建立核心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指标衡量体系和统计工作制度,跟踪收集高新技术企业、十百千企业、瞪羚企业、海淀区重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相 关数据指标,包括产品进出口、技术引进与输出、国际专利申请、海外分支机构设立、海外投资等数据指标,分析评价企业国际化运营和国际化绩效,为适时调整完 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2月15日印发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