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中关村转型升级试点启动 有望出台人才政策新8条

日期:2015-11-06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字体: ]

近期,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向《中国产经新闻》等媒体透露,经过各方努力,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中关村人才政策“新8条”的制定,近期将交由各部委,而具体细则并未透露。

  据了解,今年3月份,在由科技部、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园管委会举办的众创空间座谈会上,各孵化机构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时代下孵化器如 何发展、如何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行政等提出了8条建议。科技部火炬中心也对这8条建议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推动众创空间建设与大众创新 创业的下一步工作。

  目前,政府方面已经给予了许多便利优惠政策,比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以享受“1+6新政”等,其中更是不乏许多专门针对“海归”在内的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比如“13项特殊政策”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中国也正处在一个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全国各地对国际人才的渴求也日益凸显,探索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期,中关村创新创业大街即将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彻底告别传统“电子卖场”,这也表现出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人 才的需求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为探索高层次、国际人才体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关村的发展建设,对中关村人才特区的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一直努力尝试将中关村人才特区打造成为全国人才特区的示范和样板。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表示,国际化人才是当务之急、长远之需。开发国际人才资源,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也是破解首都“城市病”的关键。北京对国际人才的需求是永恒的,渴望人才的大门是敞开的。

  人才制度的探索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支持,李士祥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统筹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推进人才特区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目标是让高层次创新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政策方面的不断努力也将为高层次国际人才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进而聚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回国创业,或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创业等,形成一个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高地,从而进一步助力中关村的转型升级。

  另外,政府也与社会各界积极合作,尝试其他模式共同探索国际人才体制的改革。例如“国际人才港”模式,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文普向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该模式将先在北京、深圳、珠海等经济发达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建设,成为国际人才来去自由的“软口岸”,以及境内外创新资源的 “中转站”。另据了解,首都“国际人才港”也将作为中关村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试点。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