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中关村企业生产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已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上应用。
2. 交通智能监测、数字化交通执法等众多创新成果,支撑了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
3. 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和技术,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4. 抗震节能房屋采用节能环保材料,且有搭建简易、移动灵活等特点。
5.高密度等离子刻蚀机等国家重大专项成果,扭转了集成电路芯片生产依赖国外的局面。
6.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部分,工业机器人在精密部件加工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7. 多功能芯片杂交清洗装置,可一次进行6张生物芯片的空气浴杂交。
8.数字手术室不仅能让医护人员实时获取、查询并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也能实现医学影像与手术状况影像双向传输以及医疗远程实时视讯会诊。
12月12日,记者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获悉,近一年来,该展示中心预约前来参观的观众日益增多,已成为了解中关村发展成就和企业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
据了解,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地处北京市海淀公园北侧,集中展示了中关村200多家企业的1000多项自主创新成果,有“不闭幕的科普阵地”之称。
作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是我国人才智力和科教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记者在该展示中心里看到,中关村各企业的创新科技成果,立足高端,围绕应用,从显著提高交通协调与服务效率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到实现食品从产地到餐桌皆可监控的食品安全监控平台;从结束美国GPS系统独步天下局面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从智能操纵机器人进行手术的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到高效处理城市有机垃圾的清洁技术……一项项科技成果令人目不暇接,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参观热情。
据了解,今年受国内外市场疲软,以及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关村企业在经营上面临很大的压力,但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年底整个示范区的发展有望实现18%到20%左右增长率的快速发展。
据悉,中关村示范区将借助展示中心这一平台,向世界推介中关村领军企业和自主品牌的新风采,宣传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新举措,从而进一步树立中关村示范区作为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和战略产业策源地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