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州园于2006年1月正式成立,是北京通州新城规划建设重点发展的产业聚集区。通州园包括两个产业基地,分别是通州园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和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11.4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6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76家。
地理位置
通州园两基地位于北京市东南,通州新城西南,紧临京津塘高速公路和北京市城市五环路、六环路;地处北京市东部产业发展带重要节点,北京市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位。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与北京市城市五环路桥交汇处,金桥科技产业基地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与北京市城市六环路交汇处。
特色产业
通州园区重点发展代表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的光机电一体化、环保和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发展微电子、光电子、汽车电子、航空电子、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仪器仪表、激光技术、数控机床、印刷机械、医疗设备、半导体材料、环保设备、汽车零部件等产业。
投资环境
通州园园区规划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高标准建设的原则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已完成开发投入22亿元,用于园区道路、供电、供气、供热、供水、污水处理、通讯、村庄拆迁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已达到"十通一平",园区具有良好的生产、研发、商务、生活环境。
优惠政策
通州园两基地充分享受通州区的相关优惠政策,具体政策包括:通政办发〔2009〕4号《通州区促进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通政办发〔2009〕5号《关于对纳税大户的考核奖励办法》、通政发〔2009〕7号《通州区促进产业发展暂行办法》、京通发〔2010〕38号《北京市通州区培养引进紧缺适用人才暂行办法》、通政发〔2011〕1号《关于绿卡企业服务管理办法》、通政发〔2009〕38号《通州区对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权利人奖励办法》等一系列促进园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配套措施。
知名企业
目前,李宁(中国)体育用品公司、星海钢琴集团有限公司、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海斯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等总部基地项目;北京摩比斯变速器有限公司、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中轻太阳能电池有限公司等高端制造业及天宇朗通通讯设备股份公司等一批光机电产业集群在园区蓬勃发展。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百亿元)、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十亿元)2家企业入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百千工程”首批企业名单;约基同力、甘李药业、世纪联保、中纺锐力4家企业入选2010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计划”首批重点培育企业,入选企业将在创业投资、信贷融资、人才引进、拓展研发、上市和开拓市场等方面获得支持。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州园成立五年多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和通州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资源、信息、科技等多方优势,制定科学发展建设规划(即《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州园建设科技型园区实施方案》),努力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通州园的开发建设有了较快地发展和提高,已成为通州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及通州国际化新城建设重要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