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地方政府缘何债多不愁?

2013-06-14  来源:红网
[字体: ]

 虱子多了不咬,欠债多了不愁。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显示,36个地区2012年底债务余额共计3.85万亿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亿元,增长了12.94%。15个省会城市中有9个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188.95%,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的达219.57%。(6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方面,桥多了,路宽了,街景亮了,城市更加宜居;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欠下巨额债务,几近于破产,危机重重。道理很简单,发展就要有本钱,企业如此,政府也如此。国有企业有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只能靠民间借贷。两条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阳关道”,一个“独木桥”。政府举债发展,类似于国有企业银行贷款,根本没有后顾之忧。不怕债多,就怕没债。现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表明,一些地方政府的债务率畸高,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

    一方面,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支出逐年加大,老百姓的确沐浴了财政的阳光普照;另一方面,政府机关的“三公”支出依然庞大,官员福利和隐形收入依然令人不满,社会管理成本依然巨大。近些时日,各地“火箭提拔”被披露,让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公务员”变得有些名不副实。有网友戏谑,百年前是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百年后是公务猿瓜分中国。以“富二代”的固化为特征,大大加剧了贫富分化的危险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如今基本进入了有钱通吃的时代,没有权的,只要有钱,真真白白演绎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一幕幕丑剧。

    对于导致地方政府大肆举债的原因,专家认为:一是要干事,但没钱。现在财税体制,使地方政府尤其是地、县级政府,其收入和支出严重不对称,要干事就必须借债。二是考虑到借的是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的钱,属于“政银”合作,都是国家的,也没有放在自己腰包,想当然地认为可以多借一些。三是寄希望用预期土地收入还债,或者招商引资后还债。四是监督不力。我国财政金融领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体制改革远未到位,监督手段明显欠缺。结果,债务偿还过度依赖土地收入,高速公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等,风险巨大;一些地方通过信托、BT和违规集资等方式变相融资隐蔽性强、筹资成本高,产生新的风险隐患;还存在违规担保、违规融资、改变债务资金用途、债务资金闲置等问题。

    地方政府债多为何“一身轻”?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风险意识差是主要原因。以GDP、城市建设、形象工程为传统政绩导向的问题普遍存在。他们为官主要考虑当下政绩,明天之事明日再说,保不准即将升迁或调整更好岗位走人,并且越是在可见时间里可能提拔的人,借钱越无所顾忌,“我走以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发展的关键就是可持续。债多不愁,这是骗人的鬼话。透支未来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那些凭借欠下举债的官员,也许坦然的很,但是老百姓每每噩梦不断。显然,这是我们不能答应的事情。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