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财经 > 正文

2015年中关村科学城技工贸总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

日期:2011-10-19  来源:千龙网
[字体: ]

  《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2011-2015)》今天正式发布。规划力争用5-10年时间,把中关村科学城打造成为世界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企业研发总部云集、高技术服务业发达、科技创新创业和国际科技交流活跃的现代科学新城,巩固提升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到2015年,中关村科学城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

  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的分工,《规划》由市经信委会同中关村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委、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金融局、海淀区政府等相关部门共同编制。

    《规划》编制于2011年初启动,采取“政府+龙头企业+战略科学家+行业中介”的大协作模式,由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和科学家参与,编制了42个细分产业促进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形成了《规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专家、有关部门和区县的意见,确保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规划》共分为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发展路径和保障措施五个部分。《规划》提出了中关村科学城发展目标,要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科技与金融融合、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十二五”末实现“三个提升、四个一流”。

  《规划》重点部署了三大任务,一是承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一批世界级的原始创新科技成果,建成世界一流的科研高地;二是承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863计划,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科技企业总部运营、研发设计、技术服务等高端环节,带动国家和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以国家在中关村开展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和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建设为契机,做强做大研发设计服务、工程技术服务、科技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产业。

    为了实现这三大任务,《规划》明确了科学城的发展路径,要围绕机制体制创新,依托中关村创新平台,打造人才集聚平台、资本配置平台、特色产业园、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型大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等七大类平台,把相对稀缺的空间资源盘活利用起来,把相对封闭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起来,把密集的创新要素与产业发展对接起来,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转化、辐射发展等创新环节有机衔接互动,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规划》编制重点统筹四个关系:统筹好国家发展和北京建设的关系;统筹好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中关村科学城发展的关系;统筹好中关村科学城创新资源隶属主体间的关系;统筹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环节、制造环节和服务环节在不同区域布局的关系。

    《规划》坚持合作发展、开放发展理念,在布局上立足但不局限于现有区域,引导研发设计机构和高科技企业总部在科学城内布局,引导中试转化和生产基地主要在首都经济圈及全国其他区域合理布局,形成对外辐射发展格局。在产业选择上,当前选定了42个重点细分领域,今后将根据发展情况不断增加完善。

  《规划》的组织实施,将紧紧围绕“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的战略思想,立足区域拥有的丰富科技资源,把夯实基础研究与加强前沿技术开发作为立足点,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切入点,把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作为落脚点,进一步释放中关村科学城创新活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改造升级现有老城区,盘活利用相对稀缺的空间资源,开放共享相对封闭的科技资源,推动高校院所、企业和地方政府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发挥对首都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