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财经 > 正文

中关村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产业收入破5000亿

日期:2013-12-17  来源:中国科技网
[字体: ]

近日第二届中关村大数据日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宣鸿在论坛上指出,目前,中关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收入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来自硅谷等地区的留学人员在中关村创办的企业已经累计超过6000家。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已广泛连接了云计算、物联网、人机交互、可穿戴终端等新兴的领域,与生物、新能源、环境保护,文化媒体等新技术领域深度的融合,并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据有关机构预测,2014年,全球在大数据和服务上的开支将上涨30%,超过140亿美元。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宣鸿介绍说:“中关村是中国大数据企业聚集地和全球大数据创新创业的热土,围绕着大数据的硬件设备、数据挖掘等基础软件、行业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环节,中关村聚集了100余家国内的企业。像百度、京东、用友、浪潮、神州数码、高德软件等龙头企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据了解,中关村已经逐步形成了与硅谷同步发展的大数据创新生态,大量的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机构瞄准大了数据创业者,每年发生的创投的案例和金额都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近80%是投资在信息基础领域。

  谈到中关村大数据的未来,宣主任表示,中关村将更加鼓励全球大数据研究机构和创业者来中关村开展创新活动。培育一大批大数据应用服务,打造大数据产业链和创新链。同时推动完善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支持企业率先构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标准,探索大数据交易和行业的平台,寻求面向国际的交易市场体系和服务全球的创新能力。成为全球大数据产业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和数据资源的主要汇聚地之一。

  论坛还邀请了《大数据云图》的作者大卫·芬雷布演讲。他指出,大数据并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的概念,而是触及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他列举了美国科学家利用大数据预测男女朋友的分手时期的例子。“在美国,这个分手高峰期,正是在现在的时间,就是在圣诞节的两周之前。在中国,由于春节的原因,高峰会来的晚一点。”大卫开玩笑地说道。

  本届论坛以“大数据驱动产业创新”为主题,共有来自国内外2500多位大数据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和爱好者,共同研讨中国大数据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围绕大数据与各行业的融合,举办了“Big Data@互联网金融”、“Big Data@智能硬件”、“Big Data@数据智慧城市”和“Big Data@创新医疗”4个主题分论坛。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