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人才 > 正文

中关村:从全球招才到全球选才的变迁

日期:2011-06-21  来源:北京商报
[字体: ]


商报摄影部/供图

  中国共产党走过90年光辉历程,作为执政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民生的稳步提升是其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国强民富更是其执政智慧的重要体现。毛泽东早在全国胜利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表达了这样的态度: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在发展道路上经历了很多转型,而这种转型,不是穷则思变,而是顺势而为。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报将对这些重要转型事件进行梳理,见证彼时艰难而智慧的抉择。今天,我们从中关村人才招聘手段的变化,感受中关村产业不断升级变迁的历程。

  北京,学院路,北京科技大学西南角的北科天工大厦,再过十几天,这里将变身为“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首批涵盖云计算、新材料、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高端人才、高端项目将在这里聚集。也许再过几年,它将成为“中关村人才特区”的一座地理坐标。

  人才潮涌中关村。身处中关村,时时都能感受到大时代的人才脉动,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归国热潮中的大批学子,还是改革开放后奔赴发达国家留学、就业的人才外涌浪潮,抑或如今纷纷选择归国的“创业潮”。中关村始终是全国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号角,中关村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人才引进战略通常是一个经济体勃兴的前奏。惟有主动转型,方能立于潮头。中关村将在全国率先开建一个国家级的“人才特区”,到2015年,聚集5万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人才特区。与此同时,中关村也将催生出以人才为根本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以人才促产业,以产业引人才”。

 

 

  回国建设

  海外学子奠定中国科学院

  上世纪50年代的归国潮是以留学生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怀、建设新中国为“原动力”。那时的中关村就已成为全国高端人才最为密集的高地。在1955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学部中,留学人员占到九成。

  1950年2月,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新中国诞生的喜悦之中。大洋彼岸, 51名留美同学在归国的轮船上联名发出了《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一个月后,这封信刊登在《留美学生通讯》第三卷第八期上。

  今日读它,依旧令人动容。

  “同学们:是我们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工作的时候了。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同学们,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呢?还有什么可以迟疑的呢?我们还在这里彷徨什么?我们还不该赶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的人民吗?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着我们!”

  这封公开信的起草者,舍弃了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终身教授的身份回到北京,他是华罗庚。

  在华罗庚等一批爱国学子的感召下,很快就形成了一股“归国潮”,到1955年11月,由海外回国的留学生达1536人,其中从美国回来的有1041人。到上世纪50年代末,回国人数增至2500名。

  海归们多数在北京“安家”,也使得北京一跃成为全国科技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当选的172位学部委员(不包括社会科学方面的61位)中,出国留学人员占到90%(“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和重大科学技术决策提供咨询,对学科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目标提出建议。学部由中国科学院最优秀的院士组成)。

  如今,中关村依然是全国人才最密集的区域。在这里工作居住的两院院士总数达525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国的1/4。

 

 

  放眼看世界

  清华学子远赴硅谷创业

  改革开放,唤起了急于放眼看世界的国人走出去的心愿。上世纪80年代开启的出国潮,源自于个体精神快感的渐次转移,通过在发达国家寻求创业、体现个体价值、尽快致富,从最高学府走出的新青年远离故土,去实现美国梦。

  记者面前的邓锋潇洒而干练,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他亲历了上世纪80年代末新中国的第一次出国潮。

  邓锋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时就租了3间房在学校做起了电脑照相、打印的生意,一个月的收入有七八千元,是他全家人工资总和的15倍。

  1990年,为了实现“美国梦”,邓锋和女友一同踏上前往美国的行程。“我去美国有一个原因是看了一本叫《硅谷之火》的书,它把硅谷企业的发展一个个记录下来,从惠普到英特尔再到苹果,我记得当时跟朋友借了这本书以后,废寝忘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是它点燃了我心中的创业激情。”邓锋说。

  在美国,邓锋获得南加州大学电脑工程硕士文凭,并进入英特尔工作。1996年离职,发起创立了NetScreen技术公司。2001年,NetScreen在纳斯达克上市,2004年被Juniper网络以42亿美元收购。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的3位创立者都是清华的高才生——邓锋、柯严以及谢青。他们都在硅谷找到了高薪工作,之后又为了梦想辞职创业。

  他们是当时被“美国梦”蛊惑的一代人。那时,类似于邓锋这样怀揣梦想的高才生,一批批地从清华、北大,从中关村奔向了海外。据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份美国基金会的统计,2006年获得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人中,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人最多,北京大学名列第二。

  从1978-2009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62万人,出国留学人数年平均增长25.8%。另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如果用美国顶级科学家队伍中出生于某国的科学家所占比例与该国拥有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占全世界的比例,这二者的比值来粗略地反映向美国的人才外流程度(该比值越大,说明人才外流越严重),其中,中国内地,28.0;印度,13.0;俄罗斯,5.1;韩国,4.2;中国台湾,3.6;中国香港,1.4。

 

 

  回国创业

  中关村成IT业者心中殿堂

  当中国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巨大的LED屏幕播放时,中国崛起全球瞩目,这背后,暗藏着巨大的时代机遇,当李彦宏、张朝阳一个个成为创业明星,“中国梦”、“中关村梦”或许更为切实可行。

  1999年9月30日,天高云淡。住在北京西直门南大街6号国务院第二招待所里的25个年轻人,正准备参加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他们是:黄劲、邓晖、刘怀竹、郭延鹏、彭泽忠、杨子江、田源、朱东屏、吴敏春、赵亦林……这支“队伍”全名叫做“1999年硅谷留美博士企业家合作团”。

  12年后,这25个人全部选择了回国创业。他们大多选择了中关村,其中就有百度的李彦宏,今天的中国首富。

  当时的李彦宏,已经手握50多万美元的Infoseek股权,过着让所有留学生羡慕的生活。他早早购买了别墅,闲来无事时,喜欢在院子里种植西瓜、黄瓜和西红柿。

  但另一方面,硅谷文化又深深影响了他,在硅谷的日子,让李彦宏感受最深刻的是商战气氛。他经常翻看《华尔街日报》:微软如何跳出来公然反叛IBM,又怎样以软件教父的身份对抗SUN、网景……一个个鲜活的商战故事,又时而打动李彦宏的激情。这时,国内很多人劝李彦宏,“我认为你应该考虑中国市场”。“来中国一定要快,如果迟疑,就来不及了。”“你有这么好的技术,还不回国自己创业?”

  李彦宏问自己:再去加入这场商战是不是已经太晚了?可是按照信息经济现在的发展速度,谁又能够负得起不参战的责任呢?

  他要参战!就在美国一批搜索引擎公司已崛起,他敏锐地看到了中国机会,选择回国创业。他说,“我小时候有很强的不服输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1999年底,李彦宏携1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共同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李彦宏想到了当时的北京大学副教授刘建国,他也是一位海归,创办了第一个中文搜索引擎——天网。李彦宏按照天网上留的E-mail地址给刘建国发了封邮件,介绍了自己的计划和对中文搜索引擎的一些看法,并邀请刘建国与他一起来做这个项目。很快,刘建国便发来了回复。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探讨了许多搜索方面的话题。

  最终,为了中文搜索的梦想,刘建国辞去了北京大学的教职,成为百度在国内招聘的第一位员工。在北大资源宾馆1414和1417两间套房,开启了两个北大人的“中国创业梦”。

  “不知道是我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

  1993年,崔健在美国加州的演唱会唱响夜空。那个夜晚,李彦宏以及尚未谋面的邓中翰、黄劲、马延辉,也全都去听了崔健的摇滚音乐会。后来,他们一起又登上50年国庆的观礼台。再后来,他们在中关村创办了企业,站上“中国舞台”……

  今天的中关村百度公司总部,已被年轻的IT工作者视为心中的殿堂。

 

 

  第三轮归国潮兴起

  中关村放眼世界选才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这其中的跨度几乎难以想象,然而,却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如今,中关村海归集聚的背后,得益于10年前中关村管委会开始编织的一张“全球揽才网络”。

  2005年8月和12月,百度和中星微电子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越来越多的海归看到中国机会,开始选择归国创业,并首选北京落地。

  这一年,邓锋带着妻儿悄然回到中关村,在清华科技园创办了“北极光创投”,做起了风险投资。如今,30多家企业已经获得北极光创投的投资,开心网、汉庭酒店、百合网、中文在线更是成为行业的开创者。

  中国的人才回流开始出现萌芽,而美国人才逆流现象开始微微初显。

  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张秀琴透露,2009年全年留学回国人数10.8万人,同比增长56.2%,回国前在外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就职的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数量同比增长39.8%。高层次留学归国趋势正在渐渐增加。

  然而,提起10年前去美国招揽人才的那次经历,中关村管委会原副主任夏颖琦至今不胜唏嘘。1999年11月,夏颖琦和相关领导在12天中,先后奔赴温哥华、多伦多、纽约、华盛顿、硅谷五地,宣传中关村的招商政策。

  在加拿大时,有一位在密西根大学执教姓邵的博士听说他们的到来,连夜驱车4小时前往住所拜会,并当即决定再到中关村创办一个研发加生产集成电路公司。随后,邵博士独自一人飞到北京,在中关村管委会办理起相关手续,由于当时中关村还没有建立系统性的海归人才服务体系,基层工作人员不知道海外人才有哪些“特殊”政策,邵博士的手续办理频频受阻,在心情受挫的情况下,他接触到南方某市政府的一位领导,当地的副市长亲自接见了邵博士,并愿意免费提供土地等优惠政策。

  一天的晚上11点钟,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将睡梦中的夏颖琦惊醒,电话那头邵博士只说了一句话:“我到了中关村管委会,但是并不像你们宣传的那样,所以我走了,去南方的一个城市创业了。”那晚,夏颖琦难以入眠。

  几天后,夏颖琦被任命为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主管人才引进工作。他说,“当时这项工作在中关村还是一张白纸,我们要从零做起”。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张全球揽才的工作网从中关村开始编织起来。硅谷、华盛顿、伦敦、多伦多、东京,中关村管委会的人才联络处先后在这些地区建立起来。与此同时,北京的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为人才提供认证、咨询专业服务,中关村的29家留学生创业园则是留学生创业的家。

  “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全球揽才计划在稳步推进。仅美国的海外联络处,这些年就为中关村召来5000名海归。”夏颖琦说。

 

 

  产业转型

  组建世界级人才队伍

  一场人才保卫战全国范围内开始打响。各地的人才引进计划、人才特区计划如火如荼开展起来。而中关村更是深知,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人才引进战略通常是一个经济体勃兴的前奏。中关村需要在全球“招揽”到北京需要的优秀高端人才。同时,中关村人才特区必须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人才引进计划,并催生出“以人才促产业,以产业引人才”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核心则是以人才推动北京转型。

  中关村国外有联络处,国内则有人才处。每年5月定期举办的“海外学人中关村访问团”是人才处一年最为忙碌的时候。从2001年1月至今,中关村已累计接待“海外学人中关村访问团”140多批次访问团。

  如今的考察团,除了“招”才,更突出了“选”才。一位参加过第147期考察团的留学人员告诉记者,当时,有5000人报名,最终只有200多位海外人才成功入选考察团,他们是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留学人员中优选出来的。

  中关村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0年来,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累计接待来访的海归人才超过5万人次。目前,中关村已有1.2万名海归人才创办了超过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是10年前的20倍和12倍。目前中关村的海外留学人员群体已经成为园区最具自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中坚力量。

  中关村的海归人数虽然增多,可是中关村并未停止大力吸引人才的脚步,尤其针对高端优秀人才,北京制定了《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将北京建成“世界级人才队伍”、“世界级人才发展服务体系”、“世界级人才聚集发展平台”。

  “究其原因,是北京看到了人才在地方发展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一位长期研究北京政策的专家表示,早在2004年,时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曲钦岳教授提出在江苏部分地区建立“人才特区”的建议,并进行了首批试点。2010年,随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各地“人才特区”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天津市在滨海新区重点先行先试一批重大人才政策和工程,每年至少投入1亿元,打造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聚集高地。无锡市则提出“5年建成人才特区,10年打造东方硅谷”的口号,提出到2015年,人才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达47%的量化目标。武汉、上海、厦门等城市也先后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人才特区”建设战略。

  北京或许感受到了压力。当人才计划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北京又一次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北京需要拿出更为具体翔实的政策细节、更为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才能从全球招揽到高端人才。

  就在不久前,中组部等15个中央和国家部委与北京市共同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翻看政策,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史无前例。

  1万套定向租赁住房面向高层次人才可不受户籍所在地的限制直接落户北京、境外股权和返程投资、配偶安置等13项史无前例的“专项政策”包含其中。“可以说,中关村建设人才特区,给房给户口、给钱给岗位,只要是北京需要的高端人才,要创造一切条件,为高层次人才进入中关村大开绿灯。”夏颖琦如此评价。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关村最突出的特点,中关村能不能在这个领域站到世界的最高点,就要看是否能形成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而这些归根结底靠的还是人才。”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表示。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中关村人才特区的建设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人才引进计划,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人才引进战略通常是一个经济体勃兴的前奏。这是一个大尺度的、极具前瞻性的人才战略,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号角,它势必将催生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人才促产业,以产业引人才”。

  中关村其实也是在为全国“探路”。到2015年,中关村国家级人才特区将全面建成,并探索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人才政策体系,人才特区建设经验得到推广。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