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人才 > 正文

(科学发展·北京篇)中关村:创新创业的“中国名片”

日期:2012-09-01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2010年9月,在中关村论坛的会场上,先后登台演讲的摩托罗拉和高通两大高科技公司负责人开着玩笑说,多年来,他们飞遍全球都很难碰面,但近两年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多,不是在美国,而是在中国、在北京,吸引他们来到这里的是一种孕育新兴技术革命的朝气和扑面而来的创业激情。

  中关村始终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潮流引领者。上世纪80年代,一批大院大所里的技术人员“下海”办IT企业;1999年前后,海外留学人员大量回国,借助互联网浪潮创办一批快速成长的互联网公司。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关村更是成为中外风险投资家眼中耀眼的“中国名片”。

  根据北京市工商局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2009年和2010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创办科技企业分别为3265家和3614家,2011年突破4000家。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这些主要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生力量呈现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等特点,创新创业效率明显提升。

  中关村管委会创业处处长杨彦茹说,支撑这些创业大军高效创业的,是中关村近年来日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包括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兴服务机构等上百家单位。其中以创新工场、车库咖啡、联想之星、36氪、创业家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创业服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专为初创企业和早期项目提供专业服务,实现了服务空间由物理向物理与虚拟并存、赢利模式从房租收取为主向提供特色增值服务的转变,释放出巨大活力。

  2009年9月,曾在谷歌公司担任高管的李开复在中关村核心区创立“创新工场”,专门定位于早期项目投资,按照“投资+全方位创业服务”的模式运行。创新工场创始人之一王肇辉说:创立不到3年,我们已经搬了三次家,因为创业团队蜂拥而至,尽管空间一扩再扩,但很快就不够用了。我们一度是整个写字楼里唯一冬天不用空调的公司,因为“人体加电脑的热量足够供暖了”。

  已经成功从创新工场创业毕业的安全宝公司CEO马杰认为,尽管我们这些创业者都有一定的从业经验,但谁也没有创业的经历,加上科技型创业风险极高,因此服务难度很大。而创新工场的服务涉及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不仅全面而且高效及时,能真正帮助创业者排除外界干扰、专心做好主业,为公司打下快速成长的基础。

  截至2011年底,创新工场已经审阅了超过4500个创业项目,投资孵化了48个项目和公司,企业价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其中18家公司已顺利进入A轮融资,分别获得知名风险投资千万美元级融资。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从最初的科研人员“下海”单打独斗,到本世纪初一批海归借助风投勇闯商海,目前中关村的创新创业已经进入到由新兴服务业全过程支撑的新阶段,这一方面有中国经济强劲发展带来的外部需求引力,同时也有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的内在推力。

  2009年中央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新一轮的体制机制创新在中关村展开,实施股权激励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积极整合行政资源,和市场动力作用在一起,发酵形成一个有利环境,刺激围绕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服务的市场化机构快速发展。

  目前,中关村示范区已有数百家科研机构参与股权激励改革试点。中科院作为首个启动股权激励工作的中央在京单位,率先动员部署,已有几十家下属机构申报试点工作方案,其中中科院大气所、地理所、物理所、微电子所等已成为重大专项资金试点单位;化学所等8家单位共计11个项目成为中科院推荐首批股权激励试点单位。

  作为中国创新创业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中关村科技金融优势巨大。“十一五”以来,中关村地区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关村上市公司群体加速壮大,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0多家。

  现在,中关村正着力打造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到2015年,中关村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将达到300家左右,在全球资本市场崛起“中关村板块”,让创新创业的“中国名片”更有含金量。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