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中关村空间产业集群优势推动创新发展

日期:2011-09-10  来源:科学时报
[字体: ]
可以说我国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以中关村为中心的:中关村地区有900多家涉及空间信息产业的企业,占全国的40%;在北京已经有10家空间信息领域的上市公司,占全国的83%
 
8月16日,北京合众思壮(002383,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连同其他7家核心企业和3家高校,成立了“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产业联盟”。北京超图软件(300036,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是产业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据公司副总裁龚亚杰介绍,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产业链是非常完整的,涵盖了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层次的企业,这也有效地促进了“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产业联盟”的成立。
产业联盟的成立,将会促使自己的公司和产业联盟中其他企业建立一种更加稳定的合作机制,并且实现技术的共享。产业联盟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真正地打破一种技术的独占,促进企业共同开发利用新技术,使企业在合作中走向共赢,实现共同的进步。另外,有利于确定产品应用标准,让国外的产品应用进入国内应用时要按照中国的标准去实施。“产业联盟秘书机构中设有专题工作组,联盟内部的每个公司在一定阶段内会征集发散性的课题,通过专题工作组的整理和专家的筛选,对具有实用价值的课题由联盟内部企业共同出资进行研发,以此来实现空间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龚亚杰说。
中关村空间产业初现集群优势
集群化发展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区域发展来说,完整的产业链和具有集群效应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关键。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空间信息技术的领航者,从公司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专注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卫星(600118,股吧)导航定位领域中横跨专业与民用两大类市场的龙头企业。公司行政人事副总裁欧阳玲称,目前北京中关村地区有900多家涉及空间信息产业的企业,占全国的40%;在北京已经有10家空间信息领域的上市公司,占全国的83%。可以说我国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以中关村为中心的。就空间信息产业链来讲,中关村涵盖了空间信息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与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创造了集群经济的产业环境。
作为产业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北京数字政通(300075,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研发和推广工作,应用领域包括数字城管、数字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综合执法、综合管网、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市政管理、信访管理等城市管理领域,公司副总裁朱华表示,中关村的空间信息产业包括了卫星导航、GIS平台、GIS应用等多个方面,拥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中科院等诸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撑,无论从产业链上还是人才技术上,中关村都是更有优势的。
另外,中关村发展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多的政策支持。欧阳玲表示,空间信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十六项重大科技专项在空间信息领域就有两大专项,同时国家发改委设立了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专项,科技部设立了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项;另外,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产业扶持资金以及鼓励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联盟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产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近先后出台了支持产业联盟发展的重大应用示范项目以及2011-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关支持政策。
产业联盟整合资源推动创新
对于产业联盟的成立,朱华表示,可以使公司进一步聚拢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领域的各项新技术和各种新资源,更好地利用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展公司的产业链建设,并促进企业市场领域的开拓。同时,可以使企业联合起来以联盟的形式承担更多的国家科研项目,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解决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方面可以为我国的电子政务、社会管理与服务领域提供更多、更好用的空间信息技术产品;另一方面,可以更快、更高地实现产业链各企业的发展目标。
合众思壮行政人事副总裁欧阳玲的另一重身份是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对于产业联盟在未来将如何有效促进空间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她表示,产业联盟将以“凝聚科技资源、引领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应用为方向、技术为主线、需求为动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用、产、学、研、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致力于建设产业公共科技平台,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发展关键瓶颈技术,建立产业重大技术标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共同推进以卫星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遥感为核心的空间信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进程,实现产业高速度、跨越式发展。
同时,欧阳玲称,产业联盟的发展战略主要是配合政府抓好共性技术、共享平台、共用资源的研发建设和推广应用,具体分为四大方面:一是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二是积极建立产业发展条件保障体系和打造科技大平台;三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和示范工程;四是促进行业人才的培育。
朱华希望,在未来的5至10年内,至少产业联盟内部的企业能够真正实现一定程度的技术共享。“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会产生更大的应用量,才会产生效益,通过产业联盟的促进作用,可以在北京打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空间信息技术产业群。”朱华说,“没有应用促进创新,就不能有效带动技术创新,只有在应用方面有一个创新性要求提出来,技术方面才会加速技术的创新,在两者的互相推动下,才能实现空间信息技术产业的长远快速发展。”
背景资料:
空间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的理论与技术,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等。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它既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国家国土安全和空间安全,同时,空间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融入社会,融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
在产业链上,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可分为数据获取、技术性的软件和数据库软件、行业应用3个环节。在下游的行业应用中,又可分为大众应用、企业应用、政府应用、军事应用4个方面。其中,政府应用作为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占80%以上市场份额。在政府性应用方面,一类是行业的纵深应用,比如在数字城管、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保、水利方面的应用等;另一类是针对区域级的应用,比如数字城市。针对某一个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应用。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