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贵阳高新区:全力打造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

日期:2014-01-27  来源:贵阳日报
[字体: ]


提要:经过三次创业和空间拓展,贵阳国家高新区当前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贵阳国际人才城总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展示区14700平方米,建设人才展示、人才服务、人才联谊三大功能区。
 

  贵阳高新区科技大厦

贵阳高新区科技大厦


 

    经过三次创业和空间拓展,贵阳国家高新区当前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该区以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为契机,坚持科技引领和创 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与贵阳综合保税区和白云区统筹发展,以高新区和综保区为两核构成动力轴,以人才城、科学城和创新城构成创新轴,加快科技、人才、资本等 要素聚集,全力打造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展示区和引领区,在奋力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中当“急先锋”、做“顶梁柱”。

一年来,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坚持“快、转、高”并举,主要指标高速增 长,园区建设成绩显著,重大平台加速聚集,政策叠加效应凸显。2013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均超过40%,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 38.81%,招商引资省外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60%,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1007件、512件,经国家认证的双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占全省 60%和36.4%,聚集了全省90%的股权投资基金和50%的科技金融机构。

  近段时间以来,贵阳国家高新区可谓是喜事连连。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该区就获批了三块国家级牌子和项目:贵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

  事实上,这正是贵阳高新区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结果。数据显示,目前,该区聚集了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0家,占全省的 36.4%;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430家,其中朗玛公司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通过CMMI评估认证企业10家,占全省100%;聚集了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其他专业研发机构90余家,建成9个院士工作站和13个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企业加速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个,并聚集了 全省90%的股权投资基金和50%的科技金融机构,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各种要素最集中的资源高地,成为全省创新创业最活跃和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为全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战场,高新区在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期间,共 签约了孵化器、产业、科技服务、科研项目16个,总投资167.8亿元。为了加快推进这些项目落地,贵阳高新区专门成立了以工管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招商 引资和招才引智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中关村科技“种子”在区内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目前,签约项目已全部落地,同时由于贵阳市与中关村开展深度 合作在全国凸显了“磁场效应”,活动以后,该区又引进了重庆蓝洋、广州安维思、贵州西牛王、深圳汉业达、河北浅海集团等20余家有影响力的企业。

 正是借助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这一平台,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组建了全省 首家电子元器件领域院士工作站。正是依托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雅光电子从中国振华电子集团下属车用电子组件车间,发展成产品远销国内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 业,企业总资产从最初到现在增长了24倍,销售收入增长了12.66倍,今年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31.8%,利润增长了92.8%。在贵阳国家高新 区,像雅光电子一样,通过科技创新“改头换面”、“改天换地”的企业还很多。而贵阳国家高新区,则成为企业科技创新背后的强大推手。该区坚持创新驱动战 略,抢抓贵州迈向大数据时代的机遇,积极引进和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项目和产业,并围绕孵化、转化以及产业链条的延长拓展加快项目引进和谋划,目前已经形 成了新材料正负极、LED上下游等产业链,引进了富士康、3D打印等一批前沿技术和高端项目。同时,该区围绕“高”、“新”、“转”做文章,加快现有企业 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区级财政已累计安排超过1.6亿元技改扶持资金,支持区内航宇科技、景峰制药、雅光电子等一批企业实施技改升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高新区大力推动科技与金融无缝融合,建设以高新区科技企业信用促进会为主体,第三方评级机构、科技银行、政策性担保公 司、银行征信系统为补充的科技企业信用评价及融资体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主体功能作用,构建以天使基金、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 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结合的融资模式,满足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成了全省首家科技银 行,聚集了科技金融机构40余家,约占全省的50%,注册登记的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已达32家,占全省的90%,募集资金规模约150亿元,有力支撑了园 区内的创新创业活动,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吹响了奋力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的冲锋号、发出了动员令、绘制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也激发了高新区的 壮志豪情。高新区主战场在白云区,而同样位于白云区的贵阳综合保税区已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一期围网区建设已全面启动。与综保区、白云区的紧密相连、优势互 动、发展互动,让高新区看到了大发展、大跨越的广阔前景。经过精心谋划,关于高新区、综保区、白云区三区统筹发展的一系列顶层设计正式出台。按照这一顶层 设计,三区将按照“一体两核两城”的总体布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紧扣“一个目标”(两年初见成 效、三年整体亮相),突出“两大路径”(科技引领、生态引领),依靠“三大动力”(改革、开放、创新),实施“三大战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强 化“四大支撑”(科技、人才、金融、政策),全力发展“两高一实”(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实体经济),在奋力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中当“急先锋”、做“顶梁 柱”。而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展示区和引领区,坚持“快、转、高”并举,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水平招商、高水平服务,形成 大建设、大改革、大招商、大发展、大创新、大实干、大提速的新格局。加快贵州科技城和贵阳国际人才城建设,打造人才最高位、科研成果最高位、金融服务最高 位的研发集聚区、产业聚集区。与综保区、白云区互动、融合、一体发展,抢占全省和全市改革开放、加速发展的最前沿阵地,打造全省和全市发展高铁时代的“火 车头”、战斗机式的“发动机”,成为全省和全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加速发展的“新引擎”,争当全省和全市跨越发展、转型升级的“急先锋”、“排头 兵”。

 谋定而后动。高新区“干字”当头、“快”字当先,全力在2014年实现“四个精彩亮相”:把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南园(科学城)作为今年的第一 号任务,确保2014年代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闪亮登场、精彩亮相;全力引进大数据关联高科技项目,确保清华创新基地、中科院软件所、北京云基地、阿里巴巴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飞虎乐购、亿拍等一批重量级高科技项目入驻金阳园,确保金阳园精彩亮相;全力推进中航工业贵阳发动机产业基地、中兴通讯、大自然、 深圳光大、皓天光电产业园、贵州传媒集团等项目全速建设,确保现代制造产业园精彩亮相;强力推进白金大道、产业大道、同城大道等主干道路建设改造,确保年 底精彩亮相。

  创新轴

  随着城市的北拓和高新区的深入开发建设,高新区已在金阳园建成了贵阳国际人才城,并正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南园建设科学城,在中关村贵阳科 技园核心区北园建设创新城。从逻辑关系上看,三个园的开发建设由南向北、层层推进,从空间结构上看,人才城、科学城、创新城构成了一条由南向北的创新轴 线,形成了支撑高新区长足发展的强大动力基础。

  人才城

  贵阳国际人才城是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把贵州打造成为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战略目标后,贵阳国家高新区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安 排部署,着眼于充分发挥高新区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人才和科技工作中的先导和引领作用,集中力量打造的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的国际化 高端平台。

  贵阳国际人才城总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展示区14700平方米,建设人才展示、人才服务、人才联谊三大功能区。目前,在市委、市政府 的推动和支持下,贵阳国家高新区成功邀请到上海浦东国际人才城专业团队承接贵阳国际人才城建设,已于2013年11月28日开城运营。

  贵阳国际人才城将围绕努力把贵州打造成为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的首选奋斗目标,着力搭建成人才需求平台、技术需求平台、产品需求平台、资金需求平 台、招商平台、成果实时在线平台等六大平台,以聚集人才为导向,以展示成果为抓手,以服务人才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基本建成与贵州、贵阳开发开放 相适应,具有国际化水平的高端人才平台,成为中西部一流的人才展示之城、人才服务之城、人才交流之城、人才创业之城、人才创新之城。

  科学城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南园(科学城)规划面积4.9平方公里,建设贵州科学城、中科院创新基地,充分利用气候、生态、环境、海拔的优势,吸引 高层次人才入住园区,积极引进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创新联盟、企业总部、商会会馆等入驻。重点发展以总部经济、资信调查与评级等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资产评 估、创意策划、品牌会展等为主的商务服务产业;以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产业研究院、技术经纪、科技成果评估与科 技鉴证等为主的科技服务产业以及三区的CBD。

 创新城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北园(创新城)。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紧紧盯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前沿,重点发展以数据交叉分析、多通道富传感的 人机交互体验设计、数据集成业务集成中间件、分布式文件系统、智能搜索与分析软件等为主的大数据产业;以高性能存储设备研发设计、海量数据分布存储管理和 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云安全等为主的云计算产业;以下一代互联网(IPV6)建设、容灾备份、数字认证、“三网融合”智能终端、软件在线服务 (SaaS)、物联网等为主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打造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核心区、展示区、引领区以及三区的CBD。

2013年高新区工作亮点回眸

  主要指标高速增长。火炬口径营业总收入和工业总产值预计分别突破2000亿元、17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均超过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 109.92亿元,同比增长21.1%;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23.38亿元,同比增长24.5%;财政总收入完成16.41亿元,同比增长38.81%; 招商引资省外实际到位资金完成112.27亿元,同比增长74.5%;科技企业信贷融资4.7亿元,同比增长70%;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1007 件、512件,26家企业实现专利申请“0”突破。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总数达到80家,占全省(220家)的36.4%,规模工业产值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184.5亿 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10.5%;全区新纳入规模以上企业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59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 息、生物医药、光电五大产业占全区产业比重达到82.4%,同比增长32.5%。

  重大平台加速聚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贵州科学城、贵州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贵阳国际人才城等省市重点创新平台相继落户高新区;富士康 示范工厂,作为拉动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环保产业园的“火车头”项目,在高新区投产运营。同时,中航黎阳105B叶片机加中心、振华新材料等18个项目建成投 产,中国科学院贵州创新园、翔明科技、金利大厦等34个项目加快建设。

  政策叠加效应凸显。围绕加快发展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实体经济,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钻石十条”等招商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并针对留学归国人 才、高层次人才以及大学生创业者出台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对符合产业规划的注册企业,在执照申领过程中,工商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将以前最快3天的办理 时间缩短为半个小时,并通过“承诺分期”的方式,实现科技型企业“零首付注册”。此外,围绕该区核心主导产业,筛选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着重培养,对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则采取一业一团队的方式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正是在这一系列政策的“磁场效应”下,2013年贵阳高新区新 增企业1281家,占全区企业36.3%。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