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嘉兴科技城:一个“微型版中关村”的崛起

日期:2015-07-18  来源:嘉兴日报
[字体: ]

建成区亩均产出超千万元、亩均税收超50万元,连续四年,嘉兴科技城两项重要指标一举追平中关村。一个省级创新平台,是什么力量推动其在十年间崛起?其省校合作、着眼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做法,为何能在全国引起重点关注?

嘉兴南湖,党的诞生地。

2003年底,浙江省政府与清华大学在南湖共同组建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此为契机,一个占地面积18.8平方公里的嘉兴科技城由此诞生,并逐渐成长为全省四大创新平台之一。

十余年来,这个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科技平台,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闯劲,与时俱进地推动了制度、科技等各方面的创新。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嘉兴科技城已连续四年实现建成区年亩均产出超1000万元、亩均税收超50万元,两项指标一举追平北京中关村水平。

去年5月11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地合作”的经验做法,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肯定。近期,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又作出批示,要将嘉兴科技城省校合作,着眼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创新高地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推广。

一株“梧桐”引发“磁场效应”

5年,这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鲁为民在南湖区的工作时间。告别远在美国的妻儿,随着“安尚云”公司的不断壮大,这名“省千”人才已深深扎根南湖畔。

这是一组令人惊讶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嘉兴科技城已累计吸引博士278名、硕士502名,海归252名,副高以上高级人才295名,省及以上“千人计划”人才34名。

一 个核心区仅3.65平方公里的嘉兴科技城,为何有这么多“凤凰”来栖?嘉兴科技城的答案是“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以敢于尝试的气魄,近年来,嘉兴科 技城致力于载体、机制、路径等方面的推进创新,全力打造高端院所集聚的“福地”、高层次人才集聚的“高地”和高水平科技孵化的“基地”。

以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为突破口,嘉兴科技城在全国率先引进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十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所、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53个,省、市重点实验室13个,并与15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栽下梧桐树,还必须有大树成长的肥沃土壤。为将高端科技人才、技术的学科性集聚打造成产业性集聚,嘉兴科技城坚持以扶持创业为主业,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资金36亿元,先后建成研发、孵化基地26万平方米。

“正是因为有了科技城的精心孵化,才有了企业后来的破壳成长!”浙江昱能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凌志敏感慨道。这家由科研人员白手起家的企业,不到5年时间,已成长为年产值超亿元的规上企业。

在 全省率先提出的“人才+项目”捆绑式引才机制,形成了嘉兴科技城产业引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良性循环。目前,仅落户在嘉兴科技城的市领军人才项目就有 143个。“这里有科技企业创业的良好氛围。”放弃周边优惠的政策,去年,嘉兴市蓝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毅然搬到了嘉兴科技城。

一种思维破解“木桶效应”

在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你遇到的企业老总几乎都是博士或海归,全院有100多名科研人员自掏腰包7000多万元,成立了57家公司。红红火火的“科学家”变“企业家”背后,是嘉兴科技城一项项创新机制的突破。

引才容易留人难。针对科技人才、科创企业流动性大的难题,嘉兴科技城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权为纽带、项目为依托,建立了一套集研发、孵化、转化、产业化于一体的运作机制。

如 何提高科创企业和本地的黏合度,激发创业者的热情?嘉兴科技城创新性地采取了股权合作与“自费”创业相结合的创业孵化模式,要求科技人员“自费”到科技城 来创业,自己当老板,自己投入技术、资金、项目。“这种模式,可以让科研人员更加全身心地投入,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南湖区副区长、嘉兴科技城管委会主 任孙旭阳认为。

科创企业发展缺少资金怎么办?科技城推出的“天使资金”,通过先期入 股、待项目做大做强后再退股的办法,为企业增强“造血”功能。对成长性良好又急需流动资金的企业,则开辟科创企业群“绿色通道”,提供债权融资担保。同 时,鼓励企业股改上市募集资金,并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等融资平台挂牌。截至目前,科技城已引进培育上市企业2家、报会3家,股权所挂牌8家。

“木桶短板”的补齐,使科创企业得到了迅速成长。仅浙江中科院研究院,2011年至2014年 4年里每年就产出项目100项以上,成果转化新增产值超10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成为中国科学院在全国设的66个平台中发展最好、规模最大、成效第 一的院地合作成果转化平台。

一个“引擎”驱动“聚散效应”

在市场拉动乏力的当下,今年1至6月,闻泰通讯一举实现产值35.98亿元,同比增长55.92%。同在嘉兴科技城内的德景电子、斯达半导体、昱能科技等企业,也分别实现了63.97%、35.47%、23.44%的增长,均呈现出爆发式发展态势。

这 种爆发,不仅出现在嘉兴科技城内的企业,更出现于科技城对嘉兴乃至浙江、长三角的辐射。目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已在杭州等地建立3个分院,并在慈溪等 地建立各类创新平台。该院成立以来,已累计促成清华大学与浙江企事业单位科技合作项目408个,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浙江中科院研究院则引进24个研究 所、23个建设工程中心,实现了嘉兴五县(市)两区创新平台建设的“满堂红”。

犹如一 个强劲的发展引擎,嘉兴科技城极大地推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近年来,科技城涌现了闻泰通讯、斯达半导体等一批创新型标杆企业,催生了通讯电子、物 联网、集成电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先后被授予“国家无线通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园 区”等称号。

一组数据,显示了嘉兴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从2006年至 2014年,嘉兴科技城的技工贸总收入、财政总收入分别实现了118.12%和102.52%的年均增长。而在科技城企业的带动下,南湖区高新技术产值占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也由14.5%提高到了48.18%,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更由7亿元增长至140亿元。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