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3C起家的京东,当初砍掉代理渠道的价格空间而在竞争激烈的3C、家电中立足,打破了传统的中关村卖场模式,这离不开京东商城创始人 刘强东对中关村3C代理渠道的把控。虽然遭到过代理商封杀,但京东赢得了消费者,成了电商大潮的弄潮儿,也一度被称为“价格杀手”。12年后的京东,在打 造品质消费的同时,又把价格大刀砍向了冉冉升起的农村消费市场,砍向了购买频次更高的日用品领域。只是这一次,京东瞄向的是农村夫妻小店,走的是B2B模 式。可以说,京东的出现及发展颠覆了传统的中关村卖场模式,如今它又要在快消品市场掀起一轮风浪。
城里的“批发商”
山东泰安某乡镇的老申和妻子经营着一家当地的小超市。这家超市是当时镇上最早的“超市”,老申原来是镇供销社员工,现在的超市店面就是从原来的 供销社门店改造来的。对老申夫妻俩而言,自家的超市根红苗正,一些合作的代理商也能给自家超市绝对的优惠价格。但是,从去年开始,老申夫妻俩的超市人气越 来越差。
“新开‘超市’的鸡蛋价格比我的进货价还低,我不可能赔钱卖啊。”老申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除了鸡蛋这类老百姓(47.230, 0.46, 0.98%)买得多的商品,以及饮料、酒、洗护产品等,正规超市的价格也比老申的超市略有优势,更主要的是,老百姓会更信任大超市里的东西,觉得东西好。其实,老申的采购渠道,供货商已经合作多年,但利润越来越薄。
“如果能够通过网络渠道统一采购,价格合适、品类丰富的话,我很愿意尝试一下。”对于北京商报记者问询是否会通过网络渠道采购进货的问题,位于和平里社区的一家小卖部老板如此表示。
日前,京东新通路事业部对外表示,2017年京东新通路目标覆盖全国超过50万家中小门店。同时,在京东新通路事业部成立近一周年之际,事业部面向全国 的中小门店推出了一站式B2B订货平台“京东掌柜宝”,并与可口可乐、联合利华、洽洽等零售品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京东商城新通路事业部经营战略部总经理 吴双喜表示,传统的代理模式存在渠道不透明、不扁平、不可监控、不能互动等痛点。京东新通路希望通过京东资源优势(2014.984, 25.76, 1.29%)以及互联网创新思维,重塑B2B渠道。
对于诸多网购达人来说,京东新通路也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京东在2016年新成立的事业部,是依托京东的商品和供应链资 源,定位为将中小门店纳入品牌商的销售终端体系。在京东新通路与品牌商合作的过程中,将采取自营为主的模式,京东负责采进销出。这意味着京东在此渠道中将 是惟一的代理商,相较于传统B2B渠道,京东新通路可能将此前3-5级的分销渠道,缩短到1-2级,以此解决代理层级过多的问题,降底运营成本,提高物流 效率。零售专家、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表示,从B2C到B2B,京东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零售商,同时也开始扮演起批发商的角色。这也意味着,对于传统的代理 商来说,同行中多了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
掀起新风暴
2003年前后,京东进行互联网转型,一方面将3C、数码的生意从线下做到了线上,同时越过经销商,直接从品牌商手中将商品卖给消费者。这被视为对中关村卖场模式的一次颠覆,如今京东又要把这一“套路”用到快消品市场。
老申介绍,在他店里销售的商品来自多个渠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统一的冰红茶和康师傅的冰红茶都有不同的供货渠道。“店里面什么东西缺货了,就 联系对应的经销商,进货渠道太多了有时候联系起来也比较麻烦”。从价格方面来说,店里也有通过网络渠道采购进货的商品,成本往往会低一些,但也存在限制。 以一箱矿泉水为例,通过网络渠道进货的价格可能是30元/箱,实体店进货的渠道就可能是32元/箱,但网络渠道一次只能订5箱。
老申说出的问题,实则也是零售行业中众多中小企业面对的现状。有业内人士表示,稳定的货源、合理的采购价格、便捷的物流可以是决定一个中小门店 成功运营的前提。针对这些问题,吴双喜表示,京东新通路提供了丰富的品类和确保品质的商品,使中小门店多了一个进货的渠道。同时通过提供小包装、低起订量 的采买形式,中小企业可根据店铺实际需要采买,不用再担心资金周转不开、备货储货压力大等问题。
盈利新增量
尽管商品最终是要卖给C端消费者,但在整个B2B的交易过程中,京东旨在搭建起联系品牌商与中小企业的桥梁。在传统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品牌商家 大多是采用层层代理的形式将商品卖到全国各地。从总经销商、区域经销商再到批发市场,最终流通到小店,整个链条的节点很多。商品过手的环节越多,其中存在 的溢价空间就越大。
从品牌商到夫妻店,商品在流通中产生的差价很可能成为京东盈利的突破口。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表示,在传统零售市场环境下,层层代理的模式确实是让 品牌商快速铺开市场的有效形式。但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一方面品牌商需要寻求新的市场补充,发力低线城市扩充市场,但传统的经销商很难覆盖全面;另一方 面,电商对供应链关系的升级改造成果已经显现,提升效率也是品牌商的诉求之一。在李成东看来,相较于B2B模式,B2C模式的毛利可能会高一些,但前者的 客单价更高,如果按照销量返点的模式计算,京东依靠规模优势,有很大的盈利空间。
事实上,除了收获中小企业的芳心,能否获取品牌商的信任是这一项目能否持续开展的关键。
联合利华深度分销(RTM)全国负责人刘嘉表示,电商的采销模式可能会与原有的分销商体系产生冲突,但企业应当具备能力去平衡和布局。对于联合利华来说,电商的采销渠道是对既有分销覆盖体系的补充。
争夺企业市场
以快消品为重点品类,瞄准国内百万级别规模中小企业的电商企业并不只有京东一家。如惠民网、掌合天下均是提供网上进货服务的电商。前者成立于2013年 5月,截至今年7月签约商户数量达到40万家;后者成立于2013年7月,根据官网信息显示,目前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27个省,700多个城市。此外,还 有如阿里1688等传统电商类采购批发平台扎根于市场。相较而言,京东此次推出的京东掌柜宝只能算是行业中的后进者。
但在京东商城新通路事业部终端行销部总经理朱红芳看来,规模并不能等同于效率。 她表示,新通路的生意模式不是简单的订货平台,还包括帮助中小卖家把订下的货卖出去,具体的手段如投入京东线上线下的营销资源等。吴双喜表示,依托京东的 商品和供应链资源,以及自建的地勤团队和研发实力,为品牌厂商提供终端服务和数据支持,是京东新通路的优势所在。
凯度零售咨询零售洞察与电子商务总监张弛表示,零售行业平均50%以上的快消企业要用到至少200个以上的经销商才能实现传统通路渠道的分享, 食品饮料行业的比例达到67%,高于行业50%的平均值。虽然目前快消品线上B2B生意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预计到2018年将有44%的中小企业使 用线上B2B模式进货,订货频次也将由平均4-7天一次增至每周两次,订货金额也会随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