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协会 > 正文

中关村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大受企业青睐

日期:2011-07-07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在中关村软件园,企业家之间流行一句话“你入托了吗?”

  这个“入托”,可不是针对小孩,而是指中小企业加入市知识产权局2008年起在全国首创的知识产权托管工程。

  顾名思义,知识产权托管是指将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与中介机构专业化的服务相结合,中介机构在严格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受企业委托为其提供知识产权咨询、商标和专利申请、维权打假等一揽子服务。

  “托管工程就像是为我们量身打造似的,早就盼着它了。”汉峰世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嘉对“入托”向往已久。

  汉峰世纪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以无线通信接入、终端设备及通信服务为核心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有许多新的产品、发明和创造。2008年时,在基于无线的智能终端领域,至少有三、四项专利可以去申请。

  “专利申请的专业性很强,当时我曾考虑专门招聘一个人从事专利的申请等知识产权工作。”宋嘉说,但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我们员工总数仅16人,一年的营业额1000万元,招聘一个员工,一年成本就多出10多万元,耗不起。”招聘这条路行不通,宋嘉又从社会上找了几家从事知识产权代理的中介机构,“对我们这种小企业,他们开口就是申请一项专利需要多少钱,对公司整个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布局一点儿都不关心,最后没谈下来。”

  直到2010年8月,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在软件园开展之前,汉峰世纪还是一家零专利、零商标的企业。

  像汉峰世纪这样的情况,在中关村软件园普遍存在。作为市知识产权局遴选出的中介服务商,北京峰荟财智知识产权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在工程启动后,调查软件园孵化器全部68家企业,其中申请注册商标的企业只有15家,申请专利只有5件。

  “政府主导并给予一定补贴;我们出地方;专利托管的中介机构出人手和专家;入托企业出费用……多方共赢,这件事就做起来了。”软件园孵化器相关负责人说,由于政府的补贴以及中介机构成本降低,收费标准比市场价低了两三成。

  有了知识产权托管,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逐渐明晰起来。

  2010年底,汉峰世纪推出一款智能固话产品。宋嘉觉得,这款产品不但能在国内销售,而且能够进军国际市场,因此希望在国际上同步申请专利。但负责汉峰世纪的中介机构专业人员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告诉我,在一个国家申请一个专利,动辄需要一二十万元。如果在世界各地同时申请,对公司而言将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宋嘉说,他接受了建议,先在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站北美申请专利,然后再在欧洲申请。

  此后,中介机构人员在外省某地发现了假冒“汉峰世纪”商标标识的无线通信广播产品,中介机构随即与汉峰世纪商讨,有效地维权。

  不到一年时间,在托管机构的帮助下,汉峰世纪已经申请了9项专利和15个商标,还有5、6项专利申请已经写好,将在近期递交。“知识产权托管后,我们将专业的业务外包给中介机构办理,企业省钱、省心、省力。”宋嘉说。

  数据显示,自2008年4月在丰台赛欧孵化器开展试点以来,本市已经在中关村亦庄园、石景山园和海淀、昌平等地陆续开展了知识产权托管工程,1500多家企业签订了“入托”协议。“"入托"企业的专利申请、授权的数量不断提高,年平均增长超过70%。”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洪说。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