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资料 > 正文

中关村软件园的“产业梦”

日期:2013-05-14  来源:《中关村》
[字体: ]

 从2010年到2013年,中关村软件园的发展从第一个十年跨入到第二个十年。在这个跨越的过程中,中关村软件园也从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市场孵化器,转向到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管理当中。

  软件园在这次易主的过程中,其发展站位也发生了变化。中关村软件园作为进一步加强中关村示范区的资源整合和工作统筹,是市场层面搭建起的市场化集成运营平台,涵盖三大主营业务:产业投资、园区发展和科技金融,这无疑对中关村软件园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站在软件园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作为新一代软件园带头人之一的刘克峰,感觉到了更大的压力:“和原来相比,今天的软件园站位更高了,资源更多了,视野更广了,发展能力也前所未有地增强了,当然,我们的责任更重了。”

  中关村软件园的

  十年心路历程

  迈过第一个十年,中关村软件园已经收获了第一个里程碑。而总经理刘克峰却成为了中关村软件园跨越时代的见证人。

  “我在软件园的这三年,正好经历了软件园从北科建集团进入到中关村发展集团,正好经历了中关村科技园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阶段,也正好经历了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正好经历了软件园二期的规划和建设。” 刘克峰在中关村软件园担任总经理的这三年,几乎可以看成软件园的第二次创业。

  中关村软件园从诞生的时候,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房地产项目,它承载着国家科技兴国的战略。刘克峰回忆,国务院在批复之后,北京市政府的领导贾庆林、刘淇亲自选址,并目睹了软件园的建设和成长。“因此中关村软件园与国家发展战略的一脉相承,是它的重要基因。”

  在政府持续不断地关注下,软件园收获了各种授牌,也享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但是软件园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怎样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力?刘克峰为此绞尽脑汁。

  在一次外事活动上,一位老外的话给刘克峰很大的启发。那位外国人说:“什么是朝阳产业?能够和中国合作上的产业就叫做朝阳产业。”这句话让刘克峰突然意识到,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已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于是刘克峰将目光放得更远,他将大量的精力用在了软件园的国际项目合作上。

  其实,早在2004年,中关村软件园就与芬兰有过交流。并与芬兰的Teknia科技园、Technopolis科技园签署合作协议。芬兰总理万哈宁先生以及万塔市市长、库奥皮奥市市长都曾来园区参观访问并洽谈合作。但在2010年之后,“中芬合作”有了更为实质性的进展。

  2010年11月,“北京—赫尔辛基新一代信息技术转移合作论坛暨企业对接会”在中关村软件园隆重举办,软件园与芬兰赫尔辛基投资促进局合作设立了中芬金桥(北京)创新中心。

  2011年初,中关村软件园公司与芬兰赫尔辛基金桥创新中心签署了《中关村软件园与芬兰金桥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在孵化器设立国际企业孵化器,为芬兰来华企业提供孵化服务,3家芬兰企业已成功落地。

  2012年4月,芬兰贸易协会总裁卡瑞先生一行七人拜访了中关村软件园,并与芬华创新中心、中芬金桥创新中心签约。芬兰贸易协会卡瑞一行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软件园和已竣工的软件广场。

  除此之外,2012年8月,中关村软件园还同以色列施拉特公司完成签约,双方共建的“中以国际技术创新合作转移中心”将落户中关村软件园,聚焦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软件和互联网领域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拟在2年内引进约10家欧美高科技企业。

  “在国际合作中,引进企业的数量不是重点,我们对质量上的希望和要求更高。我们想要引进有关键节点性的,重大突破性的,有前瞻性的,有影响力的,甚至有颠覆性的项目来聚焦,吸引更多更好的国外机构。在国际合作中,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就不单纯是起到聚合作用,而是要让软件园走出去,在芬兰、以色列这样的创新型国度的信息领域当中充当重要角色。”刘克峰说。

  三大产业集群

  构成软件园生态版图

  如今,在中关村发展集团的背景下,中关村软件园将承载更多的政府公益职能,并将着力构建“IT服务外包产业、云计算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三大产业集群。

  在中关村软件园已经发展成熟的一期建设规划中,以基础性设施的建设为主,侧重于硬件设施的完善,并聚集大量的企业。而二期的规划明显发生了转变,在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推动下,中关村软件园在建设专业园理念的基础上,着力于构建创新的服务体系,并由企业的聚集转变为产业的聚集,进而走向创新的聚集、思想的聚集。

  目前,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已经汇集了联想、腾讯、百度[微博]、网易、新浪等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总部在软件园的集聚,也使这里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龙头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绝无仅有。围绕着这些龙头企业,还聚集了大量支持型、服务型的供应链,总共聚集几十家大中小型企业,形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其中包括很多创新的应用,他们构成了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

  北京市中关村云计算产业基地也在中关村软件园,亦是北京祥云工程产业基地。“在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推动下,中关村软件园的云计算产业基地打造了‘基地+基金’的发展模式。这不光聚合了产业资源,金融资源在这里也得到了对接,同时也和国际上的资源进行了对接。其中包括与美国硅谷进行的多方面的融合。”刘克峰介绍。

  而在IT服务外包领域,中关村软件园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已经从几百人服务外包的企业发展到几万人,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服务外包企业。但刘克峰仍然不满足:“虽然我国在IT服务外包领域发展迅速,但与国际上的发展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印度的IT服务外包总量已经达到25万人,而我国仅为印度的1/10。所以面对中关村软件园在过去十年发展的速度与成绩,我们并不满意。因此,我们要继续提升服务外包的成绩,打造‘中国国际服务外包新市场交易中心’这样一个重要载体。并围绕我们已经形成的服务外包总部基地,进一步聚合国际上服务外包的资源,形成一个能够真正与国际市场PK的新兴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市场。”

  “产业梦”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振奋人心。“中国梦”的提出不仅让来自中国创新发源地的“中关村人”想到了“中关村梦”,也让中国软件与信息产业的聚集地中关村软件园想到了它的“产业梦”。

   “‘中国梦’是由很多元素组成的,它让中关村人想到‘中关村梦’,而站在软件园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我们的‘产业梦’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克峰说。

  刘克峰所谓的“产业梦”其实就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梦想。“产业梦”作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支撑,对于中关村软件园来讲,是要求软件园抓住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当中能够改变中国产业格局的重要机遇。刘克峰说,从工信部给出的一些数据来看,其产业发展的增长率是各行业的前五。虽然目前所占GDP总量并不大,但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发展空间也前所未有地加大了,特别是新提出来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意味着国民经济离不开信息化。能源、交通、电力、金融、国防想要现代化,就一定要跟信息化融合在一起。因此信息产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地发展,而是已经融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重要领域里面去,并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

  仅以中关村软件园来讲,一组数据便能够说明刘克峰所谓的“产业梦”足以实现的优越条件。

  截至2012年,中关村软件园入园企业共有281家,园区企业总收入1096亿元。其中一期370亿元,二期726亿元。园区产业集中在面向企业客户的高端产业,拥有一批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龙头与重点企业。园区企业绝大部分是总部所在地,拥有丰富的高端人才。在“绿色园区”建设方面,中关村软件园万元GDP能耗仅为0.0087吨标准煤。在自主创新方面,园区在2012年共投入研发经费96.8亿元,拥有知识产权7428项,知识产权收入达到24亿元。在中关村软件园积极推进全球资源“高端链接”和“走出去”战略方面,园区本土企业深入开展国际合作,积极进行全球业务布局,2012年国际业务收入68亿元。

  这样一组数据让中关村软件园在软件与信息产业领域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当然也让“产业梦”的实现离我们更近了一步。“软件园人”也共同努力,提出“共建美丽园区,共逐产业梦想”的希冀。

  如今,作为中关村发展集团子公司的中关村软件园,已经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十年。随着中国经济开启“GDP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时代,企业运营与管理的方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软件与信息技术将成为企业运作、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基石。这也预示着,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为核心的中关村软件园在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