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资料 > 正文

“中关村指数2014”发布

日期:2014-09-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体: ]

2014年9月25日,在“201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3家研究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关村指数2014”,此次指数发布会已是上述三家研究机构连续第三年向社会公开发布。 “中关村指数2014”确定创新环境、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辐射带动、国际化作为6个一级指标,具体包括14个二级指标以及38个三级指标,从多个方面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最新态势。

  数据显示,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以来,中关村综合指数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13年,国际化指数达到293.4,居第一位;创新环境指数达到284.5,居第二位;创新能力指数达到245.6,居第三位;辐射带动指数为229.8;产业发展指数为206.4;企业成长指数为181.0。

  赵弘研究员进一步从中关村指数的6个一级指标维度,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是高端要素聚集态势明显,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逐步完善。人才资源丰富,高端化和多元化特征突出。2013年,中关村期末从业人员189.9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50%以上;中央“千人计划”人数占全国21%。从业人员中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首次突破1万人,达到10699人,同比增长39.5%。科技与资本对接渠道持续拓宽,信用环境不断优化。2013年,中关村新增债券融资额896.0亿元,实现翻倍增长;年度创投金额占全国的33.4%,超过三分之一。截至2013年底,中关村累计有9800多家企业使用各类信用产品累计达到17000多份,新增各类信用报告1860份。服务机构市场化运营加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新认定的以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17家创新型孵化器全部是社会投资、市场化运营,并已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中关村新挂牌开放实验室25家,总数达到159家。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创新投入高速增长,2013年中关村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和经费支出均保持20%以上速度增长,其中科技活动人员近50万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超过1300亿元,达到1319.8亿元,同比增长28.1%;R&D经费支出456.3亿元,占示范区增加值的比重达10.8%;每千名从业人员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63人,比同期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高出86人。创新成果产出丰硕,创新效率全国领先。2013年中关村企业专利申请37782件,获得专利授权20991件,分别占北京市的30.6%和33.5%;中关村当年申请专利超过百件的企业有46家;企业主导创制国际标准130项,国家标准2778项;企业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18.5件,连续三年攀升;每百亿增加值发明专利申请量532件、授权量157件、有效发明专利量674件,是同期北京市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以上。创新协作纵深发展。中关村累计成立各类产业联盟156家;企业委托外单位经费支出和引进技术经费支出分别实现24.6%和35.7%的高速增长。

  三是经济规模与效益持续提升,加速推动首都经济转型升级。2013年,中关村实现总收入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3.05万亿元,规模达到批复前的3倍;实现增加值4227.7亿元,同比增长15.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8%,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21.7%。产出效益持续提升,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2264.8亿元,同比增长26.6%;中关村从业人员人均总收入160.6万元,比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高出23.7万元;万元增加值能耗进一步下降,初步估值为0.078吨标煤,不到同期全市水平的五分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日益壮大,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凸显。“6+4”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总收入近2万亿元,同比增长17%,占中关村总收入的65%,其中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实现收入4355.7亿元;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实现收入接近2万亿元,占中关村总收入六成以上,达64.9%,服务型经济特征日趋明显,众多企业通过技术渗透、“技术+商业模式”融合创新等形式推动跨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潜力企业持续涌现,领军企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2013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达6000家,比2012年增加1200家;中关村共有487家企业实现收入倍增;有8家企业入选“2013亚洲中小上市企业200强”榜单;7家企业入选“最受赞赏中国公司”榜单,其中百度连续四年位居榜单前三甲,成立仅三年的小米科技成为本榜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榜公司。以“十百千工程”企业和上市公司为代表的领军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13年,中关村全年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数再创新高,首次突破2000家,达到2362家;426家“十百千工程”培育企业在示范区实现收入约1.3万亿元,占中关村总收入的42%;上市企业总市值达2.04万亿元,同比增长52.3%。

  五是对外辐射效率显著提高,对津冀地区带动效应逐步显现。2013年,中关村技术交易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大,流向外省市技术合同25030项,成交额1464.1亿元,同比增长1.4倍,占示范区技术交易额近六成。中关村企业设立京外分支机构达8629家,较上年增加328家。其中,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的总部型企业有341家,分支机构数分别为178家和209家。随着示范区企业拓展布局持续升温,对外辐射收入规模也不断扩大。2013年中关村上市公司对外辐射收入1万亿元,占上市公司合并报表总收入近四分之三。对外辐射模式更加多元,2013年中关村企业并购京外企业的案例72起,比2012年增加28起;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关村与全国21个省的54个地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及重点援建区域。此外,产业技术联盟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截至2013年底,由中关村企业发起或主导的产业联盟达156家,其中一半左右的联盟吸纳了京外地区成员。

  六是国际资源配置能力日益增强,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2013年,中关村新增外籍专家335人,目前在中关村工作的外籍专家达到2654人,占外籍从业人员近四分之一。英特尔、微软、西门子等98家“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都在中关村投资设立子公司或研发机构。国际组织与机构纷纷落户中关村,截至2013年底,仅中关村核心区就吸引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等52家国际化创新服务机构以及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等国际产业联盟。国际拓展能力也显著提高,2013年中关村企业实现出口336.2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增速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值。中关村企业在扩大产品出口规模同时,积极推进技术“走出去”,中关村企业实现技术或服务出口40.6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境外专利申请再创新高,PCT专利申请量为2155件,同比增长44.7%;企业获得的欧美日三方专利授权量有427件,同比增长16.7%。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