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科技资讯 > 正文

曙光: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品牌

日期:2013-05-19  来源:千龙网
[字体: ]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历军

    曙光公司作为一家国有控股科技公司,不仅承担自主创新的责任,而且也肩负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的使命。它的一举一动,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2010年,由曙光公司研发的“星云”高性能计算机在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中以每秒系统峰值达三千万亿次(3PFlops),每秒实测Linpack值达1.271千万亿次的速度,取得了全球第二的成绩,成为了世界上第3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再次向国人力证了“中国速度”。 是什么原因让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又是什么内在动力让曙光在这个领域稳步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

    历军: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信息系统和服务供应商

  记者:一些资料显示,曙光公司的硬件产品、解决方案、云计算服务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气象、医疗、能源、互联网及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并且连续四年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中市场总份额位居第一,曙光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有何新的规划?

  历军:曙光已走过了近20个年头,从进入新世纪以后,发展速度比较快,最主要的还是在企业初创时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定位比较清晰。曙光在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大家俗称的超级计算机领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领域的竞争格局。仅曙光一家的产品就占到中国超级计算机市场的30-40%的市场份额。

  我们已经把中国超级计算机的技术研制水平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到今天,我们国家的超级计算机的技术和产业化能力已经具备全球的先进水平,下一个阶段我们会进一步的加大研发投入,争取朝着全球领先水平努力,这是曙光在超级计算机方面的成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一些新兴市场、应用模式也在逐步诞生,过去传统IT运营方式,商业模式,都发生一些变化。比方说以云计算为代表的,过去我们分散的,孤立的信息系统,现在正逐步地朝着整合、集中、信息共享、数据整合这个大方向发展。从曙光发展的角度来讲,下一步要在云计算市场上面重点投入。

  超级计算机核心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种大整合,集中的概念。特别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超级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也发生的一些变化,逐步朝着集群的方式在转变。过去是一个大的CPU,而集群的方式就是无数个小CPU让它并行工作。在这样的系统结构下,就是未来云计算领域的雏形。

  而曙光在云计算领域有天然的技术、产品、经验优势。在下一个阶段,我们在大力拓展云计算市场,从过去的硬件制造,变成新形势下的信息服务,过去是卖产品现在卖服务。

  我们也在全国投资建设了多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云计算中心”。借助我们超级计算机的技术、硬件、软件、平台,和应用开发企业紧密合作,以云的方式为政府、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业务。

  曙光的愿景,希望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信息系统和服务供应商。信息系统的概念相对比较大,如果更微观的来讲,就是我们正逐渐紧密围绕着计算机,IT系统,展开多元化业务经营服务,加大垂直整合的力度,为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从机房建设、硬件、服务器、存储、通信、软件等,曙光以后都能提供,这就是我们未来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

  历军:创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记者:曙光取得这些成绩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您如何理解科技创新?

  历军:在所谓的创新上,我们一直觉得需要差异化,不能人家做什么我们也做什么,永远跟着人家后面,这样永远是一个跟随者,创新就必须要打破常规。曙光的创新,是为客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是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的创新,达到客户目标,甚至超越期望。

  比如,我们在跟我们的顾客长期合作中发现,过去卖服务器给他们,服务器越卖越多,他们会提出机房早晚会被占满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好问题。我们的技术人员,根据顾客的这个要求,集思广益,一起讨论能否把服务器做小一点,曙光的刀片服务器产品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创新的参照物,越是有五花八门的需求,就越要去满足和去做,因此,创新是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

  记者:现在国内的服务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从曙光自身来说,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历军:从服务器领域,这几年国内服务器厂商发展的较快。以前国内几家加起来的份额,也就百分之十几,而在今天,在服务器领域,国内的厂商大概已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在未来几年,我相信中国的服务器企业能够占领绝大部分的国内市场。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每个企业有不同的诉求,有的企业市场能力比较强,渠道能力比较强,有大量的门店,客户需求是通用的,机器设计的也更通用,因此这部分企业的服务器销售量会更大一些。像曙光这样的企业,没有一些消费类产品做支撑,没有大量的门店,面对的客户需求都是个性化的,因此我们提供的完全是专业级产品,所以会把每一台服务器的性能做到优质,以性能取胜,这才是曙光的价值所在。

  记者:曙光的产品,跟百姓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历军:现在超级计算机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专业领域如气象预报、石油勘探、工业设计、电影特效等等。特别是在未来的云计算应用上将发挥巨大作用,如“云盘”,远程的网络存储系统,其实后台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的存储部分在提供服务。云计算的模式就是把我们过去分散在每个人桌面上一台性能又挺高,但又不算太高的设备拆成两半,一半主要做界面的任务,而另一半人机交互的任务都移到后台上的超级计算机。我相信超级计算机给每一个人提供的服务,都是无穷无尽的。 历军:企业的发展要与自身能力之间谋求平衡记者:您本身是技术出身,从完成第一台曙光超级计算机的产品到现在做管理岗位,您觉得什么是企业的发展动力?您在经营管理方面有哪些经验总结?

  历军:首先,我觉得企业的发展速度要与自身能力之间谋求平衡。曙光走过的路,有很多是与国内同类IT企业一样的。曙光是一个从研究所里走出来的企业,坦率的讲,我们不是专业做企业管理出身,没什么经验。从工程师变成一个经营企业的人,完全不知道如何要下脚,我们这些年是用“脚尖”走过来的。如同过河一样,先拿脚尖碰碰,然后是脚掌,最后是整个的脚面,一点一点的探索,探到觉得很实了,落一个脚,另外那个脚再去探。曙光发展的这些年,困难遇到很多,但坚持下去问题就过去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只是企业出问题往往都出在内部,出在自己的身上,不是对手把你打败了,而是你自己把自己打失败了。

  如果说经验,我觉得有两点,一个就是坚持。企业不怕慢,就怕站,别停下,坚持住,各种各样的困难都有。但是你只要有那么一种坚持克服困难的决心,无非是改变那么一个状况的时间是长还是短,是早还是晚的问题。我觉得迟早会解决的,也许大环境形势一变化,那个问题就没有了。所以做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才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成长。

  第二个就是认真对待问题。在这样的坚持过程里,要非常谨慎,非常认真的对待企业管理当中碰到的问题,要让我总结企业管理的经验,基本上就是这两条。曙光发展这些年问题和困难碰到了很多,都是认真对待。

  有些企业的发展就是靠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在一个领域里面坚持不懈,但也有企业缺少这样的毅力和耐得住寂寞,最终没有做起来。

  曙光的中国梦: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品牌

  记者:对于曙光的发展愿景,现在有没有具体战略的规划,如何来实现?

  历军:我们提出,曙光要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信息系统和服务供应商。信息系统里有很多不同的环节,在今天看,我们所擅长的,我们认为是我们领域里的,我们都逐步的在涉及。比如我们过去做超级计算机,很多的部件都是引进的,我们不会设计,比如冷却系统。产业发展迫使我们必须自己来设计制作冷却系统,因为它跟计算机结合的程度越来越紧密,已经不是一个通用的空调能解决问题,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我们正努力在产业链上进行一个垂直的整合。

  再有关于“最有价值”不能以“量化”作为指标。以往国内企业喜欢强调产量,而今天我们则应强调用户用了产品之后的附加值,这其实与企业的经营紧密相关,用户能从你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里面,获得更多的价值。

  我们希望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甚至超越用户预期,我们也希望从客户获得更多的回报,形成良性的循环。所谓“最有价值”的不一定是市场占有量最大,也不一定是最便宜,但一定是最能解决用户问题,而且还能够提供附加值的。有时候市场竞争、市场份额也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的,能够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只有做到最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谈论着中国梦,曙光的梦想是什么?

  历军:我们做企业的“中国梦”就是把企业做好,在自己的领域里面,做到世界认可,做到让人尊重。

  我认为这个梦就是要立足于自己所处的位置,把自己的事做好。二十年前,当我还在大学学计算机时,梦想就是和我的朋友们设计制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超级计算机。经过了近20年的时间,我们制造出了属于中国人的超级计算机,这个梦想基本上实现了。

  曙光就是在实现了制造属于中国人的超级计算机的基础上,要把曙光打造成一个在专业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品牌,成一个世界级的企业,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信息系统和服务供应商。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