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大面广、富有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但由于体量小、风险大,加上缺乏厂房、设备、土地等硬资产抵押,这些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为打破融资瓶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在全国开展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高效对接的新途径、新机制。
科技金融试点工作的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障碍?本版从今天起推出“发展科技金融 破解融资难题”专栏,介绍部分试点城市的新探索,分析试点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敬请关注。
——编 者
先行先试,满足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中关村建成科技金融体系
因眼睛特大、眼球外凸而得名的瞪羚,是一种反应机敏、跑跳迅速的羚羊。在中关村示范区,“瞪羚”成为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代名词。
有其长必有其短。由于个头小、资产轻,融资难捆住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腿脚。为此,中关村管委会于2003年7月启动了“瞪羚计划”,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把信用评价、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担保贷款业务结合,为其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资方案——这也成为中关村推进科技金融的第一招好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则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从事科技金融工作多年的中关村管委会科技金融处处长何存,对金融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重要性体会更深一层,“中关村近2万家科技型企业中,获得融资支持的企业占比只有20%—30%,富集的创新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在由于制度缺陷和市场失灵导致技术与资本对接效率不高的情况下,金融在资本驱动、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关村管委会把科技金融列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大胆探索、先行先试。2012年8月6日,国家发改委等九个部委会同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中关村在国家科技金融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何存介绍,针对科技型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经过多年探索,中关村构建形成了“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的科技金融体系。“一个基础”,是指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六项机制”,是指技术和资本高效对接的六项机制;“十条渠道”,是指支持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十大融资渠道。
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中关村的科技金融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创业投资最活跃。“十一五”以来,中关村地区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1/3左右;近几年,75%以上的中关村新上市公司都获得过创投支持;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等机构合作设立了25只子基金,合作规模超过100亿元。
新三板代办试点引领全国。截至目前,共有270家企业参与中关村新三板代办试点,其中已挂牌和通过备案的企业有189家;共有58家完成或启动了66次增资,融资额23.8亿元,平均市盈率22倍。2012年8月,证监会宣布试点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天津滨海扩大;同年9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上市公司形成“中关村板块”。2009年以来,中关村新增上市公司112家,其中已公开发行的101家IPO融资额1155亿元,创业板上市公司达到62家,占全国的1/7,形成了“中关村板块”……
“我们为什么怎么做也熬不到苹果熟了的那一天?” 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岚的苦恼,根源就在融资难:2000年成立以来,公司只能把辛辛苦苦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廉价转让给大公司,怎么努力也“长不大”。2007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后,公司很快拿到了2亿元的综合授信,可以随需随贷。有了“源头活水”,星昊医药新建通过国内新版GMP认证的药厂,而且实现了由技术转让到新药生产的华丽转身。
去年,星昊医药销售收入2亿多元,利润超过5000万元。“我们对未来非常有信心!”殷岚说。
在中关村示范园区,在科技金融支持下,类似星昊医药这样走出困境、快速成长的“瞪羚”不胜枚举。
“像科技创新一样,金融创新也没有终点。”何存说,近年来,科技保险、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融资租赁等科技金融创新试点也在顺利进行。
据介绍,中关村将进一步完善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中关村科技担保——
信用担保打破贷款坚冰
“我感觉再也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了!” 北京凯英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旭说这话的时候,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那是2002年,从事IT研发的凯英信业通过担保,获得了50万元的银行贷款。“这是公司成立14年来得到的第一笔银行贷款,真是重大的破冰!”张旭说。
自此,凯英信业得到了中关村投融资机构的持续支持,业务逐年扩大,去年营业额达到1.2亿元。2010年,公司还收购了一个实验室,研发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帮助凯英信业打破融资坚冰的,就是我国第一家科技类担保公司——1999年成立、2000年开始运营的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科技担保”)。
“中关村科技担保是中关村管委会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而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凯英信业董事长段宏伟介绍,处于发展初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可以抵押的硬资产,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难以成长壮大。
“在这种情况下,中关村管委会出台专门的政策,由中关村科技担保为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以解企业燃眉之急。”段宏伟说。
自成立以来,在中关村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关村科技担保大胆探索,开创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多个第一:
第一个为“瞪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截至2012年底,累计为7200家(次)瞪羚企业提供400亿元的信用担保服务。其中,数百家企业是通过中关村科技担保获得首次担保融资,已有149家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第一个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专项通道。自2002年至今,已累计为400家企业提供了3.4亿元的担保融资支持,启明星辰、奥瑞金种业等一大批企业借此迅速成长。
第一个为国家“千人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等高端人才提供个人综合授信业务品种。通过与3家银行合作,首批为5位高端个人客户提供授信3500万元。
第一个推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自2007年至今,通过“统一组织、分别申请、分别负债、统一担保、集合发行”的方式已发行2期债券,合计金额6.88亿元,为17家园区企业筹集低成本中长期资金。
2012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得到中关村科技担保服务的数百家优质客户,年销售规模达1700多亿元,共创造利润142亿元、税收22亿元。
今年,中关村科技担保还推出了“展翼计划”,计划10年内为20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2亿元的融资担保。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的同时,中关村科技担保也不断发展壮大:其总资产由最初的1.76亿元增长到30亿元,年收入由2100万元增加到3.7亿元。
2012年完成新一轮增资后,中关村科技担保审时度势,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点”的发展思路:不断扩大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加强自身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坚持机制、体制以及业务创新。
段宏伟介绍,公司确立了未来的发展目标:一是继续保持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继续保持全国科技担保行业的排头兵地位,三是成为金融信用综合服务平台。
政策支持、专业化服务,杭州银行北京分行——
股权融资激活新三板
位于中关村示范区的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油气、环境在线监测自动化产品研发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营业收入从1.6亿元猛增到2.6亿元,他们只用了两年时间。
“之所以能有这样好的业绩,多亏了杭州银行北京分行推出的新三板专属金融产品。”安控科技财务负责人唐新强告诉记者,虽然他们2008年就在中关村新三板挂牌,但由于三板市场对公司而言不具备融资功能,加上缺乏土地、房产等硬资产,只能靠担保贷款,能贷的额度很小,所以一直放不开手脚做业务。
“从2011年初开始,杭州银行北京分行以股东担保的方式,当年即给予安控科技8000万元授信;2012年续授信1亿元。有了杭州银行的资金支持,我们就可以甩开膀子干了。”他说。
为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关村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俗称“新三板”)试点于2006年1月正式启动,到2010年有挂牌企业76家。
“在北京的兄弟单位中,我们是第一个真正试水新三板股权融资的。”据杭州银行北京分行中关村支行行长齐小东说。
齐小东介绍,自中关村科技金融专营支行2010年10月开业以来,他们已经为13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授信近8亿元,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1家企业已IPO过会。受股权融资等“利好消息”的“刺激”,目前已有270家企业参与中关村代办试点。
他们的新三板专属金融产品,入选去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4家单位联合评选的“十佳金融创新产品”,中关村支行被评为“科技金融先进单位”。
“你们为什么敢于第一个 吃螃蟹 ?”
“因为有特殊的政策支持。”齐小东说,考虑到新三板企业的特殊性,杭州银行总行给他们4条特殊政策:在客户准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企业就可以做;在风险容忍度上,比传统业务高一倍;在贷款授权上,2000万元以下的可以自行决定;在审批程序上,创新产品方案通过备案就可以先行先试。
这四把“尚方宝剑”,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们2008年在北京成立分行后,就主打科技型企业和小微企业这两大业务板块。”杭州银行北京分行业务部总经理刘瑞君告诉记者,除了债权融资,他们还以分行为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VC、PE牵线搭桥,进行“投融一站通”服务。
去年12月,杭州银行邀请19家有上市需求的高新技术企业和18家投资机构、券商,举办了第二届“信你,信未来”科技金融资本对接会,受到各方的好评。
“我们也得到了中关村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李春生说,就拿新三板企业股权融资来说,管委会对融资企业提供20%—45%的贷款贴息,帮助企业减轻融资成本。
“科技金融创新产品不仅帮企业渡过了融资难关,也为我们打响了品牌、培养了优质客户。”李春生说,设在上地的第二家科技金融专营支行,将于今年下半年开业。
此外,配合中关村管委的“瞪羚计划”,杭州银行北京分行于今年3月推出了科技金融新产品——“瞪羚诚信贷”。李春生告诉记者:“只要 瞪羚 企业在年销售收入、净资产等方面符合标准,我们就提供100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
据介绍,目前已有16家企业获得信用贷款,总额度2.12亿元。
“数说”中关村科技金融
一个基础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六项机制 信用激励机制、风险补偿机制、以创业投资为核心的投保贷联动的机制、银政企多方合作机制、分阶段连续支持机制、市场选择聚焦重点机制。
十条渠道 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担保融资、企业债券和信托计划、并购重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小额贷款。
六大融资服务工程 企业信用培育工程、科技担保融资服务工程、信贷专营机构培育工程、科技信贷创新工程、风险补偿机制搭建工程、银企交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六大融资服务工程。
18家银行 在中关村设立了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北京银行和建设银行设立了中关村分行。
745亿元 以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为平台,已累计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745亿元。
276亿元 各银行累计为965家企业提供2181笔信用贷款,实际发放276亿元,无一违信行为。
200亿元 信用保险及贸易融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累计为67家次企业提供近200亿元的信用保险和10亿元的贸易融资贷款。
112.7亿元 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12.7亿元,中关村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4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