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立冬了,这就意味着咱们京城要迎来冬天了。寒风一起,路边的银杏叶“唰唰唰唰”地坠落了一地,让人看着心里面陡生“凛冽”二字。在这个节骨眼上,“万物收藏,规避寒冷。”对于爱吃的人来说,规避寒冷的唯一方法无非就是吃,让胃暖起来,浑身都是热乎乎的。那么,就一起去寻找京城的暖吃食吧!
立冬要端饺子碗
俗话说得好,“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对于北京人来说,这立冬的饺子不能不吃。京城这么多饺子店,咱该去哪家去探探营呢?我浸泡在不少美食论坛上努力寻找吃货们推荐的饺子馆,“馅老满”这三个字映入眼帘。“馅老满”,到底有多满?走起!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怀揣一颗吃货避冷的心来到了东四北大街,只见“馅老满”店的门口摆放着一排橘黄色和蓝色的椅子,有老人在这里眯着眼让自己接受暖阳的包围。
走进小店,一个标志性的“满”字,满满当当地“囤”在红圈圈里,像个胖乎乎的中国印。一进店内,满眼都是这种红印章式的“满”和“馅”字,颇有一股古典气息。而门口的腊八蒜被泡得碧绿碧绿的,让人很有食欲。说说饺子吧,这儿的饺子有多达六十多种不同的馅儿。比如猪肉韭菜馅儿、鸡蛋虾仁馅儿,还有清香水果馅儿,甚至有极品海鲜馅儿。据食客们说,他们最爱点招牌饺子“老满饺子”,“馅儿料用鸡汤调过,汁多味美。”一盘饺子端上来,个个圆滚滚的,似乎一眼就能看到里面是什么馅儿,再咬一口,汤汁已经四溢开来。“这儿的饺子的确大,别的地儿吃半斤能饱的话,这儿吃三两就够了!”一位食客看起来吃得很满足。另外这家小店还提供各种老北京风味的菜品,比如爆肚、麻豆腐等。
食事心得:人均消费40元左右就能吃得很饱,如果只吃饺子,人均20元也就够了。这次体验不太满意的是鲅鱼馅儿的饺子太咸,经理一个劲地解释是里面的鲅鱼放多了,口轻的食客慎点。另外当天去的时候正是饭点儿,服务员多少显得有点不够用。
炙子烤肉文武吃
老北京的冬天还不能缺少另一样暖吃食,那就是炙子烤肉。一块烧热的铁板,羊肉在铁板上嗞嗞作响,一边吃一边烤,再冷的天气也会被扔在脑后。
而一家名为厚味居的小店在吃货之间传开了。这家小店位于友谊医院附近。据说,老板陈先生总是坐在门口的那张桌子上,面前放一壶茶,一边喝,一边不时提点着服务员照顾好食客们。遇到有第一次来不会吃的食客,老板便会亲自上阵讲解一番,对这份老北京美食的喜爱溢于言表。
那么,就听听陈先生讲讲这炙子烤肉吧——炙子其实指的就是一块又黑又厚的铁板,不过别小看这块铁板,它可是有讲究的,烤肉好不好吃和这块铁板可是息息相关。铁板薄了,热得太快太猛,肉容易糊。铁板厚了,导热力度不够,肉熟的太慢。而薄厚适中的铁板导热持久且均匀,烤出的肉才会好吃。炙子下面的铜锅里是放炭火的,最讲究的是要用松枝和松塔,但由于会产生大量的烟,所以现在都用木炭烤制了。
食事心得:吃过多的烤肉,难免有些油腻,爽口的凉菜是必不可少的。金糕丝拌梨丝可是烤肉的绝佳搭配。清甜的梨丝入口爽脆,中间夹杂着金糕丝的酸甜,又开胃又解油腻。
滋补火锅暖你胃
在冬天,吃火锅让人有一种归属感,光看那热气腾腾的场面就让人心生满足。各种食材在汤里“咕嘟咕嘟”地煮着,听着这声音仿佛就回到了家里。我近来就在中央戏剧学院附近发现一家名为“束河人家”的火锅店,这是一家位于四合院里的云南火锅,院子里有涓涓流水,一派云南风光。围着院落种了些落叶树木,日光足的时候,一片光影斑驳,院中还支有藤架,挂了一排排红彤彤的灯笼,晚上甚是有感觉,仿佛置身于丽江的古镇里,很有情调,适合情侣小坐。
这里的云南滋补火锅很是出名,118元每位起,各种菌类都是从云南空运过来的。另外,包浆豆腐、香牛肉都是云南特色的食材,也是食客们必点的。如果爱吃辣的话,这里的小米辣非常地道。
食事心得:由于位于胡同内,停车不是很容易,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另外地方比较小,导致有食客反映,一坐进包间就没法转身了。